千千文学
  1. 千千文学
  2. 耽美小说
  3. 过河卒
  4. 第二十章 司空错
设置

第二十章 司空错(1 / 2)


x 司空错伸了个懒腰仰头看着好大一轮明月。

月色不错。

他记得儒门学圣人有一个典故叫什么月印万川说是一个月亮高挂夜空人间的江河湖泊中却可以看到无数个月亮无数的月亮最终归于一个月亮。

金陵府一面是江一面是河一面是湖不知有多少个月亮。

便在这时一名属下前来禀报货到了。

司空错应了一声吩咐属下点灯然后大步向外走去。

此处是一处偏僻大院严格来说也在城中之城的范围之内只是与棚户区又有些不同这里的道路十分宽阔可供车队驶出驶入。

此时大院外便是一列车队大约有二十多辆一直排到了视线之外而且都是双马四轮车用篷布盖得严严实实因为此处多是被压实的土路而非旧城的青石板路所以每辆马车都会留下或深或浅的车辙从车辙印的深浅可以看出车里装载货物的分量相当不轻。

车队的管事从当头的第一辆马车跳了下来提着一盏气死风灯从怀中摸出一份文书再度确认地址无误然后松了一口气。

这趟从松江府到金陵府的买卖着实不错路程很短委托人又大方唯一的不足就是委托人在话里话外隐约透露出这批货物有些问题最好避开道门市舶堂和江南道府的盘查他们干这一行的时间不算短了这类事情不知见过多少心知肚明也不以为意。如今天下太平少有什么拦路的劫匪没什么风险官府和道门就成了最大的风险。好在顺利抵达他什么都不用担心了。

其实按照规矩这些大宗货物在进城的时候都要经过严格盘查既是查走私也是查有无危险物品。不过干这一行的都与城门那边有着不浅的关系。金陵府十二座城门只要舍得花太平钱总有一座城门能打通关节走货就从打通了关节的城门走能省去许多盘查。

入城之后各大仓库又有一次盘查于是城中城这里就逐渐成了货物的集散周转之地。这种位于城中城的偏僻货栈实在是司空见惯算不得什么。

接下来便是交接货物了钱货两讫这趟买卖就算是结了。

结了太平钱之后就能去周遭的妓院快活一晚接下来的几天也能好好歇歇喝点小酒什么的这日子也算是过得有滋有味。

管事如此想着一眼就看到了司空错确定了他是这里的主事人便主动迎上去还未开口说话已经递上一支从西洋传来的纸质烤烟等他似接非接地拿到手里立刻又点燃了火柴候着帮他点上。

司空错拿着点燃了的卷烟却并不往嘴里去送问道:“进城的时候没受那帮道爷的为难吧?”

之所以问道门而非问朝廷是因为道门掌握了相当一部分原本属于朝廷的职能前朝大魏时虽然设立有市舶司但因为海贸不兴所谓的市舶司反而有些摆设的意思。

不过在那个时候还四分五裂的道门就已经开始大兴海贸除了西道门开辟西域商路之外南道门、东道门、北道门相继开辟了南海、东海、北海的海贸。当时的儒门号称最大的地主道门则霸占了九成以上的海贸生意拥有整个东方最强大的船队所以儒道之争也被称作海陆之争。

在这种情况下大玄取代大魏之后对于海贸的税收等事宜就不得不依赖道门虽然大玄皇室和勋贵的前身就是北道门可海贸的大头却是东道门和南道门也就是今日的太平道和正一道。就如组建水师一般没有道门的配合大玄朝廷很难有所建树所以双方达成妥协道门分出以战船为主的半数船队交由朝廷是为三大水师的前身而朝廷则将海贸税收的大权交给道门管理。

道门由市舶堂建立海贸税务司负责税收、统计、邮政、浚港、检查等。在这个基础上道门享受免税或者减税的优惠每年的税收除了维持开支的部分外其余全部上缴朝廷国库。

这也是道门和儒门最大的不同儒门是藏于幕后由儒门弟子入朝为官操纵朝政朝廷即儒门儒门即朝廷。儒门嘴上高呼天地君亲师实则是肆意操纵皇帝只要乖乖听话垂拱而治一切朝政交由朝臣便被儒门吹捧是千古圣君稍有不合心意便使其落水而死、火灾而亡死后还要被扣上昏君、暴君的帽子。到了后来皇室与儒门的矛盾极为尖锐皇室甚至不惜引道门势力来制衡儒门册封以天师为首的五位道门大真人甚至道门的地师徐无鬼本就是出身大魏皇室这才给了道门击败儒门的契机。

道门有感于儒门的前车之鉴则是采取了合作的态度一切都摆在明面上分工明确。定好各自的分工之后道门不去干涉朝廷朝廷也不去干涉道门这些年来倒是没有太大的矛盾。

这些货物在走陆路进城之前是先走了海路又从海路转水路海路那边都归道门管在这个过程中市舶堂都要审核入册才予放行。故而司空错有此一问。

听到他问起管事掏出几页文书:“花费了些太平钱就是走个过场执事道士也没怎么细看就随便抽查了两辆马车手续都在这儿呢一样不少。”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