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文学
  1. 千千文学
  2. 耽美小说
  3. 方宅十余亩[系统].
  4. 40、1.4晋江
设置

40、1.4晋江(1 / 2)


自然,光凭几点表面症状是无法?确定病证的。

郁容端详着匡英的面色,遂让其张嘴,观察舌苔后,把了把脉……舌质发红,脉细而跳得快,再根据对方的描述,又有失眠盗汗、手足心热等一系列表现,可以作出诊断:“是为肾阴虚之?证。”

匡大东家的笑容似有一瞬的僵滞。

见状,郁容体贴地补充了一句:“想是匡大东家你这些时日休息不足、劳倦过度了。”

肾虚什么的,总会让人第一时间就联想到夜生活方面如何如何。

事实上,这种证候的形成存在多个方面的原因,除了房事不节外,最常见的就是劳累过度损伤了精气,或者久病在身伤了肾脏,同时,年龄大了常会出现肾功能衰竭,另外,小儿先天不足,也会?导致脏中阴液不足……

也不知道匡英有没有被安慰到,面上微笑如故,神?色自然:“近来杂务繁多,夜里难以安寝,想来是经气不舒,以致阴虚火旺。”

郁容配合地点头,信与不信,反正这人说得挺有道理的,道:“你的病情不严重,不如针刺调和一下?”

“便有劳小郁大夫了。”

匡英的礼节十分到位,一言一行恰到好处,让人不自觉地心生好感。

少年大夫微颔首,没有什么废话,取了数枚三棱针,开始针刺——选穴肾俞、志室、太溪,以补肾填精,取委中调和足太阳之经气,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因是阴虚,配穴照海,又有腰痛之?证,再加穴命门。

“针补之法?,配合艾灸,其效更佳。”针刺过后,郁容建议,“这一旬半个月的,匡大东家你最好每日请人针灸一回,”不过没必要跑他这儿,随意找个针灸手法?不错的大夫就可以了,“此后宜以食补益,芡实虫草,黑豆枸杞,薯药双耳,或鱼贝鹿雀……皆补肾滋阴。”

匡英认真记下了,复问:“可需吃药?”

“用药自是疗效更快,”郁容想了想,道,“烦请稍待。”

便去了药室配药。

熟地黄为君药,山茱萸、山药是臣药,茯苓、泽泻与丹皮共佐使。

“地黄滋肾,山萸养肝,薯药益脾,茯苓敛邪,泽泻清浊,丹皮泻火,”不善医的匡大东家对药材药性显然熟记在心,辨别着油纸包里的药,语带惊叹,“三阴滋补,补中降泻,六味合用,三补三泻,相辅相成……小郁大夫真乃妙手天成!”

匡英的恭维听起来无比的真诚实意。

郁容没有多少得意的感觉,平淡地表示:“是先人之方神妙无穷。”

匡英琢磨着药方,闻言问了声:“此方莫不是改自八味肾气汤?”

郁容不清楚对方说的八味肾气汤,和他知道的是否一样,但也不便多加解释,就点了头。

“原来如此……”匡英沉吟了稍刻,“不知这一方剂该如何称谓?”

郁容没什么好隐瞒的:“六味地黄汤。”

匡英斟酌了一会?儿,像是犹豫,又下定决心道:“小郁大夫,在下忽有一个念头,不知当讲不当讲?”

不可能说不当讲了,郁容表示:“匡大东家有话便请尽情道来。”

匡英未直说其意,反问了一句道:“小郁大夫可有想过,将这六味地黄汤合成丸剂?”

郁容目露惊讶。

这位匡大东家大约是误解了他的意思,忙又补充说明:“匡万春堂固步已久,近两年正尝试着找寻不同的出路,也曾推出过不同的丸剂,可惜……”摇了摇头,无需明说,“不止是匡万春堂,现今市上流通的丸剂,粗糙有余、效用不足,着实鸡肋。”语气遂一转,“今见这一剂六味地黄汤,在下心有所感,虚损病证实为寻常,若能据此方制成丸剂,定求甚于供……岂不是得利又益苍生的一桩美事?!”

郁容一时无语。

能把卖药赚钱跟黎民苍生挂上钩,这位匡大东家真真是厉害。

转而又想,可不就是厉害吗?别的不说,这人的眼光确实敏锐异常。

须知,六味地黄丸这一神?物,在天.朝史上,自打宋时问世,就备受推崇,一直风靡到了新时代,快被当成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了!

“……小郁大夫你以为如何?”

郁容定了定神?,倒真思考起可行性:“六味地黄丸确为妙药,不过,某此先未尝试过制成丸剂,怕是……”

匡英顿时心领神?会?,笑道:“小郁大夫你过谦了,匡万春堂曾有幸购得你制成的曲剂,手法?妙绝不提,药效亦是与寻常不同。在下相信,出自小郁大夫你之?手的六味地黄丸,必是不同凡响。”

话说得着实好听,郁容却觉得“压力?山大”。

匡大东家可不解他的心理,舌灿莲花,话说得不仅好听,更是满满的道理……简而言之?,就是想建立合作关系,以六味地黄丸为第一个项目,一个制药,一个负责推广、销售。

郁容听着听着,当真被说得动摇了。

最近他正着实准备制药之事,匡英的劝说也算戳中了心怀,且,只要不苛刻地追求,达到现代中成药的效果,制作六味地黄丸对他来说不算太难——尽管上手经验少,但谁叫六味地黄丸太过典型了呢,外祖父正式教导他医术时,曾手把手示范过制备的每一道步骤。

最终,郁容被匡英说服。

各取所需,各自分工。

先行推出六味地黄丸作探路之?用,若是市场反响尚佳,就由郁容继续研发更多的新的药品,再经匡万春堂推广、售卖。

一拍即合,两人在正事都不是拖泥带水的性子,干脆利索地定下了契约。

匡万春堂是新安府第一大药局,郁容还是挺信任对方的信誉与能力的。

——当然了,匡英作为匡万春堂的东家,手底下还有南船北马这样一个庞然大物,就算一片赤心想要发展医药事业,可供选择的合作对象多得是,按理说,没必要找他这个既没名声、水准也谈不上高?绝的少年大夫谈交易。

想不出个所以然,郁容便也不纠结。

在商言商,管对方是什么打算,思及聂昕之?对这位的评价,加之?两次相处,个人观感还不错。

合作便合作吧,只要注意自己不被坑了。

谈及制药,郁容其实有着一系列不可明说的想法,可,若要付诸实施,全靠一己之力?,确是千难万难。

现如今,机遇在眼前,匡万春堂的大东家主动伸出橄榄枝,若当真能与这般得力?的大药局,建立一个长久而稳定的合作关系……有朝一日,或能让他内心的构想化为现实……

这样想着,尽管心知眼前之?人必是无利不起早,郁容还是觉得对方看起来越发的顺眼。

同时,目的达成的匡英,也是心满意足,带上补肾滋阴的药,志得意满地告辞了。

送走了人,郁容默默在心里将今天的事从头至尾回顾了一遍,再度确定没有任何纰漏,彻底定下了心,暗想着,商业上的事之?后还是交给林三哥代理,怪心累的感觉……专业人做专业事吧。

回屋,收拾着定制的陶瓷制品,烧起了大锅灶,对这些器皿进行了一次高温消毒处理。

天色不算晚。

郁容盘算了一下时间,心里有了主意。

去药室,再度取出地黄等六味药,叫来明哥儿和钟哥儿两个学徒帮把手,对药材进行研磨。

磨粉是个费时费力?的细致活儿,全部处理完了,天已经黑了。

得亏药材早先就炮制好了,否则还得耗费更多的功夫。

燃起炼药的专用灶,郁容取出了存备多日的蜂蜜,开始炼蜜。

按照不同药材在耐热性上的差异,将药粉循序搁入蜂蜜当中。趁热揉捏成丸条,截切之?后放到制丸专用的搓丸板上,将丸粒最终搓成大小一致、近乎标准的圆形——搓丸过程中,注意加少许的蓖麻油,不仅让揉丸更顺手,同时有润泽的效果,成丸看着光亮好看,服用时吞食比较方便。

所谓“炼蜜成丸”,正是最传统的中成药制备手法?之?一。

经此一套工序,六味地黄丸这一神?物,借由郁容之手,跨越了一个位面,隆重现世了!

头一次制备六味地黄丸,数量没有做出太多,主要是为了练手。

郁容拿起一粒丸药,观察嗅闻,甚至放嘴里尝了一口——没有真的吃下去——自己对这次的制药结果作了一番评判。

合格以上,有待改进。

遂用上了鉴定,不是他太过依赖系统,而是在没有师者前辈的指导下,光靠自己瞎摸索,效率不仅低下,更容易走弯道……该借助系统的时候无需顾虑,到底药物是入口的东西,需得慎之又慎。

系统给出了很详细的分析,根据鉴定反馈的信息,郁容从中又领悟到了不少技巧。

接连数日,郁容领着小学徒们,反复炼制丸药,尝试了不同的手法?,不断总结经验,技艺在实践的过程中一点点得到打磨。

皇天不负有心人。

到大雪时节,郁容终于炼制出自己满意的丸剂成品。

果然,便是严苛如系统标准,竟也得到了一个“二等甲级”这样堪称上优的评分。

千辛万苦才得来的丸药,郁容毫不犹豫转手就丢了一瓶,送给小河。

六味地黄丸最初时就是,用以治疗先天不足、发育迟缓等小儿病证的,不仅适用小河,便是聂昕之?的胞弟,聂暄服用这种丸药,或也有补益。

唯有一点……

丸药只能小量出产,想要规模生产,达到匡英所期望的产量,照目前的纯手工制法,怕是难以实现。

这个时候,被冷藏多时、系统奖励的成药制备工具,就能派上用场了。

像六味地黄丸这一类蜜丸,要实现批量制作,放在现代可以利用全自动的轧丸机……系统所提供的工具之一,便是魔改版轧丸机。

木制结构,手摇式操作,尽管做不到全自动,但已经大大提高?了制药的效率。关键是,这个轧丸机以这个时代的工艺水准,是完全有可能制作出来的。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