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文学
  1. 千千文学
  2. 耽美小说
  3. 官居极品(科举)
  4. 92、九十二、
设置

92、九十二、(1 / 2)


九十二?、夜盗

因?为近年大楚休养生息藏富于民,田税也不算高,加之苏州吴县本就是富庶之地,这?些皂吏每到一个村子,只?要在村口敲锣,便?有村长带领大家交税。

今年算是小丰收之年,农户们将税粮依次过秤,面上都因?为搬动粮食而有些发红,看起来?十分喜气。

沈翘楚在旁边看着农户和皂吏们忙碌,自己则寻一些已经缴完税的?农户问问民生。

沈翘楚穿着一身皂色,农户们也自然而然地把沈翘楚当做了皂吏,他们虽有顾忌,绝口不提关于朝廷和州县政府的?事,谈起自家却是知无不言。

当沈翘楚询问历年收税可有强征暴敛或者皂吏盘剥的?情况,那农户便?脸色一变,身子退后一步,只?是摆摆手示意沈翘楚不要问了。

沈翘楚看到这?样的?情况,也只?好作罢,打算哪天再自己前来?调查。

待这?一片区域的?税粮收齐,皂吏们将税粮装上牛车,正准备运回县粮库,突然见到远处跑来?一个黑色人影。

那人走近了沈翘楚才认出,这?不是自己派往征收朱家田税的?皂吏之一吗。

皂吏便?跑过来?,边喊:“朱家那边……要打起来?了……”

这?边的?几位皂吏身子皆是一动,为首的?那组长便?对?沈翘楚道?:“还请县令大人带着税粮先行回城,这?里交由我们处理即可。”

沈翘楚沉着脸摆手道?:“无妨,我们一同去就是了。”

见沈翘楚斩钉截铁的?模样,这?皂吏组长也不再说什么,只?是跟着那过来?报信的?皂吏一同前往不远处朱家的?佃田。只?留下一个皂吏看管村口的?税粮。

佃田垄头站着一个管事模样的?人,身后跟着若干壮汉。本来?收朱家田税的?那一组皂吏正站在管事身前与他对?峙。

那管事的?眼?小如?鼠,却十分精明,看到远处又来?了些皂吏,态度也缓和了一些。

“几位官爷,这?今年的?收成全在这?里,这?税真的?交不上来?啊……”

刚才收普通农户田税的?组长便?道?:“我们刚收完隔壁村的?税粮,你们田地相邻,怎么他们就有收成,你们就交不上?”

沈翘楚将皂吏带来?的?账本翻了翻,这?朱家这?一片佃田数十顷几千亩的?田地竟大多是“人字田”和“利字田”。大楚将田地分为“天、时、地、利、人、和”六等,江南的?田地大多都是精耕细作开垦保养得当的?熟田,一般分级都在“利字田”以上,隔壁村子的?田地也大多是“时字田”和“地字田”。

要知道?这?田税可是按照田地等级来?定的?,也不知道?当时给朱家这?片佃田定等级的?是什么人。

远远望去,这?大片田地平整,土地看起来?也很是肥沃,并不像这?管事所?说的?收成不好的?模样。

一旁负责运送税粮的?佃农都探头探脑的?看着热闹,这?佃农一般只?能获得收成固定的?一部分,这?田税交多少跟他们没有直接利益关系,故而多是高高挂起的?模样。

沈翘楚看这?村路道?路平整,并不像有往外运过粮食的?样子。这?秋收过后一直在晒粮食,皂吏们都是算好了晒粮日期之后才来?收税,不然一是这?税粮有水分,待存储脱水之后斤两不够,二?是这?潮湿的?粮食入库久了容易发霉。

而前几天晒粮结束后不久,刚下了一场秋雨,这?地面还是潮湿的?,如?果这?期间?有人将村中的?粮食运出,必然会在这?村路上留下车辙印。

沈翘楚便?道?:“这?新粮恐怕还在村中,管事说收成不好,我们一看便?知究竟。”

这?管事不比寻常农户,一眼?就看出沈翘楚身上皂衣与其他皂吏料子完全不能相比,身份非富即贵,并没有呵斥沈翘楚,而是拈着胡子一副思量的?模样。

这?旁边几位皂吏听到沈翘楚的?话?,纷纷摩拳擦掌,想要去看村中粮库。

管事身后的?壮汉们也拉起的?架势,想要拦住皂吏,场面一触即发,眼?看空气中的?火药味越来?越浓。

那管事伸手示意后面的?壮汉们不要躁动,问道?:“这?粮仓里面的?粮可都是村民们的?过冬粮,里面还有不少是往年积攒下来?的?存粮,你们莫非是想逼死这?村的?百姓不成?”

皂吏组长便?道?:“这?是不是存粮,我们一看便?知,绝对?不会看错。待我们验取粮仓,只?会收取其中的?新粮充税,我想其中的?存粮应该够这?村民们过冬了。”

管事的?拉下脸:“你们今天是诚心要跟我跟朱家过不去了?要是之后发生什么事,朱县丞那里有了交代?,可别怪我朱某今天没有跟你们说清楚。”

几位皂吏都看向沈翘楚,见他面不改色,一副沉着的?模样,便?都定了心,只?道?:“朱管事说这?话?是什么意思,我们奉命收税上缴朝廷,在你口中怎么竟成了跟朱家过不去?我看你们朱家这?是要跟朝廷过不去吧?”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