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文学
  1. 千千文学
  2. 耽美小说
  3. 官居极品(科举)
  4. 55、五十五、旅程(虫)
设置

55、五十五、旅程(虫)(1 / 2)


五十五、旅程

江南运河上熙熙攘攘,间或能看?到运送货物和矿石的货船,因为古时船舶多?为帆船,并没有后世?的柴油污染水面,江南运河看?起来虽然不是清澈见底,却也是干净的绿色。

第一个停靠的码头?便是京口,京口也就是地球现代的镇江,西津渡旁边船来船往,看?起来十分热闹。

到了京口,自?然便不能不尝京口的蟹黄汤包,一行人下了船,直赶往京口城中的酒楼,此时正是金秋九月,是吃蟹的好时节,酒楼除了供应蟹黄汤包,还贩售蒸蟹。

吃蟹的历史?相传可以追述到大禹治水时期,有传说三国?时就有蟹黄汤包的出现,正是在京口北固山附近,不过真正有记载的汤包还是在地球华夏历史?的北宋时期,随着南宋迁都杭州,汤包也从开封传到了南方。

故而后世?也产生了开封灌汤包和江南灌汤包两种?流派。不过因为穿越者的改变,如今大楚的大城市蟹和汤包都算是寻常物事。

一行人围着桌子坐下,各自?点?了菜、汤包和蟹,没过多?久小二就上了菜。

这蟹黄汤包有大有小,大的有碟子那么大,沈翘楚只要了一只大汤包,还要了一屉小汤包。华容没吃过这京口大汤包,要了好几个,见汤包上来就傻了眼,忙分给自?己带在身边的管事。

上清派只忌讳吃牛肉和荤菜,五荤菜便是韭、薤、蒜、芸薹、胡荽,肉类并不算做荤菜,所以虚玄和阿瑜也可以尽情食用这蟹黄汤包。

汤包因为密封性好,即使外皮凉了,内里?的汤却还是烫的,沈翘楚有着前世?经验,将汤包/皮咬破,把内里?的汤汁吹得稍凉,吸出汤之后才将汤包吃下肚。

在座的大多?是细嚼慢咽的类型,只有谢朗一个人性急地直接将汤包整个塞进嘴里?,被烫的说不出话来,他一边掩嘴呼气,一边痛得几乎要挤出眼泪。

当他将汤包吞下之后,华容十分同情地递给他一块冰糖,含糖能够缓解被烫伤的舌头?的疼痛。

吃过汤包,热腾腾的螃蟹就上了桌,谢朗和华容看?着这整蟹傻了眼,其?实即使是沈翘楚,这些年在自?家和谢家也没吃过整蟹,都是厨房直接拆好的蟹肉和蟹黄。

阿瑜第一个拿起螃蟹,熟练地用蟹八件将蟹黄和蟹肉拆出。沈翘楚也拿螃蟹,自?顾自?地吃了起来。连阿顺都看?的眼直,自?他跟着沈翘楚做书童,几乎吃住都没有离开过沈翘楚身边,可是从来没看?过少爷自?己拆蟹,却能这样流畅,难道真的是方嬷嬷所说的生而知之?

华容和谢朗自?己摆弄了半天,谢朗倒还好,他常年拿大顶,手有薄茧,不会被蟹壳划伤,正跟盘里?的螃蟹较劲。而华容却是个皮肤吹弹可破的,很快就划伤了手指,将螃蟹交给自?家管事剥,自?己皱着脸处理伤口。

眼看?着阿瑜拆蟹行云流水,几乎算是席上吃蟹最快的,沈翘楚看?的目瞪口呆:“阿瑜很喜欢吃蟹?”

阿瑜漫不经心地抬眼,睫毛在脸上投下长长阴影:“是啊,你们可珍惜这好蟹罢,离了江南可吃不上这么大又新?鲜的蟹了。”

听了这话,沈翘楚和谢朗都忍不住加快了手上的动?作,而华容也眼巴巴地看?着自?家管事。一群人吃到下午,才出了酒楼。

京口有三山一渡,这一渡便是西津渡,而三山则是金山、焦山、北固山。这里?的金山便是白蛇传里?水漫金山的那个金山,只是白蛇传的故事相传发生在南宋,流传于?明清,金山如今可没有那么大名气。

金山中有一个金山寺,是东晋时所建,还算是名胜,只是一行人中有两个道士,进人家的寺总像去砸场子,众人便转道去北固山。

北固山以石壁巍峨、山势险固而得名,因为能够远望长江,而京口这一片的长江极为辽阔,刘备曾在此赞曰“天下第一江山”。

众人沿着东吴古道走?上山顶的北固亭,就能饱揽三山一渡的美景,甚至还能看?到对面扬州的文峰塔。

站在这里?,沈翘楚就总是忍不住想起唐时王湾的《次北固山下》: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这诗无论是环境还是意境,都跟眼前吻合,沈翘楚想着,嘴里?不由自?主地吟诵开来,一行人开始接关于?北固山和京口的诗,就这样走?到山下,坐车回到船上。

刚才在北固亭远远望到扬州,一群人自?然也不会错过扬州,只是天色已晚,谢家大船慢慢驶向扬州,恐怕到达扬州已是明天。

船上的厨房在镇江采买了不少螃蟹,专门?给喜欢吃蟹的众人吃,船员在闲着的时候也会垂钓,每天都能吃上新?鲜的河鲜鱼类。

沈翘楚一边剥蟹,佐以阿瑜所酿的桂花酒,一边给众人讲白娘子的故事。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