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文学
  1. 千千文学
  2. 耽美小说
  3. 官居极品(科举)
  4. 42、四十二、中元
设置

42、四十二、中元(1 / 2)


四十二、中元

第二天早上沈翘楚再次来到?谢府,他命阿顺将行李放到?东厢,便看见梁之舟也进?入西厢。

梁之舟看到?沈翘楚,端着一个坛子走过来。

“这?是我自家酿的桑葚酒,给翘楚尝尝。”

沈翘楚忙接过坛子:“多谢梁师兄。”

将坛子放进?屋中,沈翘楚便和梁之舟两人一起走到?外院书?房,等?待今天的课程。

谢朗见到?沈翘楚进?入书?房,便拉着沈翘楚讨论昨天的话题,说?那头熊的熊皮被完整剥下?来,熊肉则一半用来烹调,一半制成熊肉脯,做好之后还要分给沈翘楚。

果?然,中午四人吃的便算是全熊宴了,红烧熊肉、炙熊肉、还有?熊肉包子,像熊肉、狍子肉这?种?野味都肉腥味很重,通常要用厚味重酱来烹调,好在谢家厨师处理的非常好,口中的熊肉鲜嫩厚重而不失劲道。

大?楚禁止宰杀耕牛,即使是世家想要顿顿吃牛肉也是很难的。唐时的禽肉和鱼肉并不算做“肉”类,唐初曾有?规定御使初上任的时候不得吃肉,唐初的名相马周特别喜欢吃鸡肉,顿顿都吃,就被人举报了。

唐太宗说?:“我禁御史食肉,恐州县广费,食鸡尚何与?”

而宋以前的猪肉并不受欢迎,价格也极便宜,因为?当时古人不会处理,没办法去除猪肉的腥臊气,直到?苏轼发明?东坡肉之后,猪肉才慢慢流行开来。

大?楚因为?穿越者的出现,烹饪方法并不局限在烤、炙、煮中,猪肉到?也没有?那么不普及,只是世家有?更好的选择,自然鲜少吃猪肉。

所以在大?楚世家餐桌上最常吃的是羊肉,其次便是这?些野味们?。

这?还是沈翘楚第一次吃到?熊肉,他夹一筷子送进?口中,顿时肉香满口,充满了强劲而原始的鲜味。

谢长卿吃了一口,怪道:“你?又去打猎了。”

谢朗脖子一梗:“如果?不是孩儿去打猎,爹爹又怎么能吃到?这?熊肉呢?”

谢长卿被顶的说?不出话,只点了点头,道:“你?说?的不错,我还要感谢你?。”

谢朗忍不住开启话匣子:“你?都不知道,昨天是怎样的惊险刺激,我跟翘楚正寻找猎物,突然听到?猛兽的怒吼声还要谢朝那小子的哭喊声,我们?俩连忙赶过去,眼看着那熊瞎子已经?要拍到?谢朝了,翘楚一个健步冲过去,直接将谢朝拎了回来。”

“我趁着这?时候,连忙瞄准熊眼睛,这?才得了手。”

谢长卿的脸色沉了下?来:“你?自己去也就罢了,还带上翘楚,置人于这?样危险的境地,难道是可?夸耀的事吗?”

谢朗也慌了:“爹我错了……你?不要生气。”

沈翘楚还是第一次看到?谢长卿生气的样子,不愧是家主,虽然他没有?吹胡子瞪眼睛,气势却已经?席卷整个席间,连梁之舟都停下?筷子。

不忍心见到?谢朗那孤立无援的模样,沈翘楚便道:“请先生息怒,学生也没有?受伤,日后必当小心谨慎。”

本以为?戏精谢长卿会反转,突然说?一句“我是在逗你?们?的,日后要注意安全哦”什么的,他却只是微哼一声,不再说?话,并将这?样的严肃带到?下?午的授课之中。

可?见谢长卿是动了真怒了。

结束一天的课程,沈翘楚跟梁之舟回到?学舍,沈翘楚握着那卷小说?踌躇一阵,终究还是出门敲了敲梁之舟的门,此时天还没有?黑,梁之舟点着油灯正在看书?。

“梁师兄……”

梁之舟看沈翘楚拿着文稿,以为?他是来问问题的,便道“翘楚,可?有?什么事吗?”

沈翘楚便将那文稿送到?梁之舟面前,梁之舟看到?开头的几个字,脸上立刻大?惊失色,连话都说?不连贯:“这?…这?稿件怎么会在你?…你?那里……?”

连忙拍了拍梁之舟的手臂:“师兄不要这?样吃惊,那庾氏书?局是我母亲留下?的产业,我也只是偶然才看到?的。”

梁之舟瘫坐在椅子上,双手捂脸,一副脱力的样子。

“你?会不会觉得很可?笑?”

虽然平时一副云淡风轻模样的梁之舟写这?种?升级流热血文总觉得哪里不对,但?是沈翘楚并不觉得可?笑,反而还相当敬佩梁之舟能兼顾学业和小说?。

随着市民文化的流行,大?楚的小说?话本也销路甚高,可?是看的人大?多数都是平头百姓和闺阁小姐,士人虽然也看,却不会将这?小说?摆到?明?面上,顶多是私下?里分享讨论一下?。

像梁之舟这?样正在求学的优秀士子写小说?,几乎是不敢想象的事。

沈翘楚忙摇摇头:“我虽有?意外,但?怎会觉得可?笑?我来告诉师兄便是想说?师兄写的非常好,足以作?为?主推在《小说?月刊》上发表。”

梁之舟还是有?些不好意思,连耳根子都红透了:“那就先谢过翘楚了。”

“没想到?梁师兄平时如此温润端方,却写出如此激动人心的文字……”

梁之舟的脸更红了:“不要再说?了啦!”

随着《小说?月刊》在宁州的发行,沈翘楚在谢府已经?过去了一个多月。

如今已是七月,古语说?“七月流火”,实际上并不是说?七月份天气热如同天上往下?降火一般,古代的七月是农历,流火指的是热量流失,天气转凉。

沈翘楚已经?将薄纱长衫换做罗衫,早上出门还是打了一个寒噤。

这?天谢长卿不在,三人便在屋中自习。

沈翘楚正在抄书?,谢家藏书?众多,有?些书?连平江书?院和自家书?局都没有?,谢长卿答应沈翘楚抄下?,但?是不许随意外传。

虽然觉得这?些书?籍就只能流传在少数世家之中有?些可?惜,可?是毕竟这?是谢家的书?,能让沈翘楚抄下?已经?是极大?的幸运了,他自然也没有?什么话说?。

平时上课,本身一天学两门课,还要预习复习,时间就有?点紧,抄书?这?种?事就只有?谢长卿不在时自习可?以做。

沈翘楚将这?抄书?当做练字,写得慢、有?错漏没事,但?是一定要写好,充分利用这?写字的时间。

谢朗和梁之舟也在自习,谢朗一边自习一边还唉声叹气。

沈翘楚便问道:“谢师兄,你?叹什么气啊?”

听到?这?话,梁之舟就掩嘴轻笑起来。

自从将小说?的事讲明?白,沈翘楚和梁之舟有?了共同的秘密,也更亲密起来,梁之舟也不再端着,仿佛寺院中石像一般只可?远观,面对沈翘楚的时候更加轻松自在,也经?常流露出自己的真性情。

熟悉了之后,沈翘楚发现,这?梁之舟虽然把谢长卿当做偶像,学习谢长卿高深莫测云淡风轻的世家子弟模样,可?是他本人的心里其实还是一个向往冒险和远方的少年。

谢朗被梁之舟这?一笑,羞恼地嗔道:“你?又笑我。”

沈翘楚摸不到?头脑,问谢朗他又不说?,只是在心里猜测着。

然而过了几天,沈翘楚终于知道谢朗为?什么唉声叹气了。

眼看着到?了七月半,这?天是中元节,也就是鬼节。下?午谢长卿没有?如同往日一样跟谢朗到?后院吃饭休息,而是四人一起吃晚饭。吃过饭,还带着沈翘楚三人走进?谢府临秦淮河的平台,带着三人一起放河灯。

根据习俗,中元节这?一天,百姓都要祭祖,而远行的人也要给家中先祖奉上贡品。

谢长卿白天已经?带着谢朗和谢家众族人祭拜过祖先了,今天的课也因此停了一天。

沈翘楚也在院中角落奉上馒头和果?品,他在这?个时代也没有?什么先祖,只是想祭奠一下?庾敏。

虽然如果?真有?轮回投胎转世,庾敏现在已经?开始自己新的人生了吧。

地球华夏在五代时就有?人发明?了孔明?灯,这?孔明?灯有?人说?是因为?形状像诸葛孔明?的帽子,也有?人说?就是诸葛亮发明?的。不过最早的记载来源于五代,用于打仗时作?为?信号。

如今的大?楚也有?孔明?灯,只是百姓不会作?为?花灯来放,因为?古代的建筑多是木质结构,一旦在人口稠密的地区放孔明?灯,就非常容易引起火灾,而这?火灾一旦发生,就可?能会点燃半个城。

因此无论是上元节还是中元节,流行的都是在河里放花灯,这?样既好看,能寄托情思,还不会引起火灾。

沈翘楚将手上纸折花灯中的蜡烛用线香点燃,将其稳稳放入河中。

今天放灯的人很多,有?不少从上游飘来,还没有?浸透沉底的花灯流向下?游,在河中星星点点,仿佛一个地上的银河。

沈翘楚想起那年和卢重言一起放花灯的时候,不知道卢先生如今是不是也再放花灯呢?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