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文学
  1. 千千文学
  2. 耽美小说
  3. 过河卒
  4. 第五章 亏空和口号
设置

第五章 亏空和口号(1 / 2)


x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齐玄素要加紧把手头上的事情处理完毕为“闭关”做准备。

齐玄素的主要任务还是一个“钱”字。

正如陈书文所说道门和大玄其实处于一个上升扩张阶段本不该出现这种下行阶段的财政亏空关键是道门因为内部斗争连续发动了两次大规模战事造成了短时间内的财政吃紧类似于兰大真人在短时间内连续使用四次“太易法诀”造成的反噬并非兰大真人境界修为不足而是用得太急了,如果分开使用绝不会如此。

凤麟洲战事不必多说齐玄素是亲身经历者知之甚详。

至于西域战事齐玄素就赶上了个尾巴他加入天罡堂的时候已经是尾声。天罡堂的一个司在这次战事中损失殆尽并入了其他司这才有了张月鹿重组摇光司。

这场战事的惨烈更在凤麟洲战事之上因为在凤鳞州战场上,道门拥有庞大的丰臣相府仆从军而在西域战场道门是亲自下场的。

此战的起因是道门对于草原诸国的政策。

李氏大齐年间国力达到鼎盛其皇帝号称天可汗疆域广大除了中原之外包括西域、草原。大齐之后的大晋暗弱丢城弃地只剩下最为核心的十九州。

大晋末年金帐汗国南下,大晋灭亡金帐汗国入主中原建立了短暂的统治。此时的金帐汗国达到了鼎盛草原、西域、罗刹国、中原

都在其掌握之下其兵锋直指西大陆并远征凤麟洲。

后来便是大魏推翻金帐的统治使其退出中原不过金帐汗国还是保留了西域和草原。待到大玄取代大魏又陆续收复大齐年间的大部分西域和部分草原便是西庭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的由来。

也就在此时罗刹国也摆脱了金帐汗国的控制。

虽然瘦死的骆驼比马大金帐汗国仍旧体量庞大占据广袤草原。但金帐汗国已经彻底分裂变成了几十个大小部落有些仍旧尊奉萨满教有些改信佛门。

在东方道门和西方圣廷之间便是萨满教作为缓冲这也是“天廷”的五教之一。

所以西庭和北庭的情况十分复杂道门延续了大齐的政策这里面当然有李家的原因李家一直自称是大齐后裔从李老君到李氏皇族有着一条清晰脉络故而对齐制十分推崇。

不过大齐制度的确有可取之处当年的李齐可谓是世界之巅最为先进的生产力、文化最为强大的军队最为广大的疆域这是后世大晋、大魏之流不能相比的其制度也与儒门体制下的历朝历代有着本质上的区别和不同

如今道门对标的应该是大齐而非传统的大魏之流。

纵观大齐时期的草原部落史就是一个又一个听都没听过的小部落在大齐的扶持下成为称霸草原的大部落然后威胁到了大齐最终被大齐带领

其他部落所灭其地位又被跟随大齐的新部落取代如此周而复始直到大齐衰弱。

有人说不管国家如何兴盛平民百姓还是一个“苦”字。这话放在大齐最为强盛的年景里并不算正确。因为大齐年间每次开战都是对外掠夺类似于今日的西洋人不仅是牛羊金银等财产人口也直接贩卖为奴所以大齐的诗篇中才会有那么多的昆仑奴、胡姬。大量的奴隶替代了平民横向对比在大齐盛极而衰陷入战乱之前大齐未必是最公平的但普通平民的日子一定要好过其他各朝各代。

在巨大利益的驱动下大齐才能不畏战维持庞大的疆域甚至是以战养战。

可道门的情况与大齐不同道门开始讲文明了不能再去公开掠夺更不能把俘虏贩卖为奴这就导致战争成本直线上升。

这次的西域战事与大齐的数次灭国之战没什么本质区别虽然维护了道门的权威极大震慑了分裂势力但道门的后续处理太过文明不仅没有得到什么收益反而是付出了巨大的成本。

这就是问题所在了。

齐玄素要做的就是补亏空。

亏空这种东西有了第一次就有第二次盛极而衰就在转瞬之间。

解决亏空有五个具体办法。

第一个办法生产力有突破性发展把饼做大。

第二个办法外部大规模财政输入开源。

第三个办法对外开战劫掠

大齐模式。

第四个办法对内改革让既得利益者割肉节流。

第五个办法压榨劫掠平民阶层。

五个办法的难度依次从难到易。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