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文学
  1. 千千文学
  2. 耽美小说
  3. 过河卒
  4. 第一百二十一章 三尸夺命
设置

第一百二十一章 三尸夺命(1 / 2)


x 张月鹿问道:“兵解境需要外物为依托林灵素的外物依托是什么?”

遗蜕回答道:“是本尊的一只眼睛、一条手臂、六根肋骨和半颗心。以眼睛、手臂、肋骨和半颗心为根本血肉衍生是为重塑体魄;将三尸九虫糅合一处化为三魂七魄是为重塑神魂;最后将神魂灌注到体魄之中如此就有了大晋国师林灵素。本尊说林灵素是为恶身自此之后他便只余善身了。”

齐玄素不得不感慨一劫仙人的确厉害不需要女人就都能凭空造人难怪长生之人无法生儿育女的确不需要生育。

张月鹿感叹道:“插柳成荫仙人手笔。”

林灵素的出现就好似将柳条插在地上然后柳条长成了另一棵柳树农家称之为“扦插”。

张月鹿越发肯定所谓的“本尊”就是清虚元妙真君因为从两人的行事风格来看林灵素的确是祸国殃民大晋失国的原因其中之一即:“溺信虚无怠弃国政困竭民力。”其中促其达到“溺信”程度的首魁是林灵素。而清虚元妙真君则名声极佳满足世人对仙人的一切想象的确符合恶身和善身的说法。

两人同为神霄一脉的开派祖师也对得上。

只是有一点对不上从林灵素到清虚元妙真君受封足有一百六十年而清虚元妙真君创造出林灵素的时候不可能只是天人最少也是仙人的境界修为。按照普通仙人来算就算再加上一次天劫的一百年那也远不够一百六十年。除非是清虚元妙真君不到四十岁就跻身了长生境界然后立刻创造了林灵素然后接下来的六十年加上一次天劫的一百年刚好一百六十年。

不过话说回来史书明确记载林灵素消失时是四十四岁。

还有一种可能清虚元妙真君并非一劫仙人而是二劫仙人那么一百六十年的时间差就变得十分充裕了。

至于二劫仙人为何不能振兴道门道理也很简单因为当时的儒门有一位同样渡过了二次天劫的圣人——心学圣人。

心学圣人在世时曾化身为朝廷官员平定道门发动的宁王之乱镇压道门仙人众多并将其称之为“山中贼”受封伯爵。

其实仙人、圣人、佛陀、菩萨在世俗中有另外一个身份是十分正常之事。林灵素成为大晋国师是一个例子心学圣人平定宁王之乱也是一个例子还有太上道祖化身为大周守藏室的官吏以此契机点化还未“得道”的儒门至圣先师。

佛门这边也有类似例子比如佛门大势至菩萨化身明空女帝先做皇后后来直接篡夺了道门李氏皇族的江山强迫道士剃度为僧人尊崇佛门。此举也引来了道门仙人的反击五位道门仙人入朝联手逼迫明空女帝退位打破其人间之身使其重归佛国成为大势至菩萨还政于李氏皇族史称五王。

直到玄圣出世打破了这个惯例。

玄圣认为这种干涉只是隔靴搔痒于事无补他一直笃信人定胜天的道理于是他整合道门归纳传承发展造物建立金阙道府体系和九品制度摒弃各种传统规矩从幕后来到台前直接插手干预世道发展。

于是纠缠了上千年的三教之争立时分出了胜负面对焕然一新的道门佛门和儒门相继战败儒门成为附庸佛门退居西域。

过去的佛道之争在君王面前论道斗法谁能博得君王的欢心谁就能成为国教亦或是仙人菩萨神仙打架。如今的佛道之争道门直接出动飞舟、火炮以及数以万计的灵官兵锋直逼佛门腹地逼得佛门签订城下之盟。

这些年来道门不断发动战事。因为昆仑位于西域佛门也在西域这算是某种意义上的“天子守国门”了道门必须维持进攻态势否则就是佛门兵临玉京城下了。

齐玄素问道:“那么通真达灵先生又与长春真人有什么关系呢?”

张月鹿回答道:“两者同为全真道祖师其实并不和睦。证据是长春真人作为晚辈曾经在《玄风庆会录》中批评过这位大晋国师。”

玄是道门风是教化玄风就是道门之教化。当年长春真人前往大雪山行宫觐见金帐汗王之后金帐汗王下诏将他和长春真人的几次对话编集为《玄风庆会录》其中就有关于大晋国师林灵素的话语长春真人认为是林灵素蛊惑了大晋皇帝间接导致国破。

张月鹿接着说道:“当然如今道门也在某种程度上为通真达灵先生说了几句好话林国师的确有罪可亡国的罪过还轮不到一个道士来背将君王的罪过归咎于道士、宦官、女子、和尚、戏子伶人却对应该负有主要责任的皇帝和士大夫们避而不谈甚至说老百姓不体谅朝廷的难处避重就轻、转移视线是儒门中人惯用的把戏。”

齐玄素道:“于是长春真人发现林灵素后直接选择动手林灵素被本尊收走了诸多身外物不是长春真人的对手被长春真人镇压。”

张月鹿道:“应是如此了。”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