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文学
  1. 千千文学
  2. 耽美小说
  3. 世事之人生如戏
  4. 第七章 雨夜 现实题材
设置

第七章 雨夜 现实题材(1 / 2)


x 都说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可是那一年的秋天整日阴霾密布灰蒙蒙的一片。

雨淅淅沥沥的下了一个多月仍没有停的意思。乡亲们都说老天遇到伤心事了泪水滴个没完没了怕是要等到心情好了才能见晴。

地里棉桃霉烂了裂开皮的玉米已经变黑辣椒落了一地红红的一层。成熟的庄稼打了水漂大家伙心里难受时不时仰头望天不断地摇头叹气。

然而再心疼也无奈只能各自回家躺着任由思绪信马由缰。

村支书李正义翻了翻睡麻的身体揉了一下惺忪的双眼这才想起好多天都没去看王大娘不知她老人家怎么样了。他一边穿衣下床一边喊妻子取伞。

“天快黑了雨又大你出去干嘛?”

妻子望着外面的天不高兴的嘟囔着。

李正义瞅了一眼墙上的挂钟还不到六点钟他拿过雨伞向门外走去。王大娘住的偏僻房子又破旧好几处都漏雨。李正义在泥水里艰难地走着大约二十分钟后总算到地方了。见门虚掩着他伸手推开。

“大娘大娘”的喊了两声没有人答应只有“叮咚”的滴水声。屋里黑洞洞的什么都看不清李正义在墙上摸索许久都没找到灯绳。蓦的一下他想起王大娘从不用灯。没办法他只得打开窗户才透进一些昏暗的亮光。

借着光向床上看去李正义看见一个塑料盆房上漏下的雨水掉在盆里溅起小小的水花被褥全湿透了。他预感到不好忙跑到门外喊了几声还是没人答应。

下着这么大的雨一个盲人老太太能去哪里?李正义越想越不对他忙跑到村民组长家询问:“看见王大娘没有?”

“没看见。”

“王大娘不见了快叫人去村子找找。”

王大娘不见了人们奔走相告。直到这时麻木的庄稼人才想起孤苦伶仃的王大娘感到内疚良心受到责备只有赶快找到她才是唯一的弥补。

“王大娘王大娘……”

男女老少的呼唤声连成一片手电筒的光柱一闪一闪在茫茫雨夜里显得格外刺眼。

王大娘是个苦命人人生的倒霉事都叫她摊上了。五岁那年她的老家遭了水灾颗粒无收。为了活命他父亲用扁担挑着她和姐姐母亲抱着弟弟一路逃难来到了这里。

那年月穷人不管走到哪里日子都像黄连一样苦。看着瘦的皮包骨头的三个孩子父母含着眼泪把她送给了一户姓陈的老汉。陈家也是贫苦人家没有一分地住在村头的两间草棚内。

陈老汉的老伴给人织织纺纺陈老汉和儿子大柱长年扛活挣点钱勉强可以糊口。大柱已经二十多了因为家里穷还没娶媳妇王大娘就成了陈家的童养媳。十六岁那年她和大柱圆了房。

大柱虽然大她二十岁但也知冷知热陈老汉和老伴也疼爱儿媳日子虽苦倒也和气。十九岁时王大娘有了儿子虎娃一家人爱若掌上明珠。后来他们又在草滩开了一亩多地种了五谷杂粮生活慢慢有了转机。

就在这时王大娘的婆婆得了痨病无钱医治去世了。陈老汉给人扛活积劳成疾不久也撒手人寰。为了埋葬父母大柱向财主石百利借了二十块大洋的高利贷。因为还不起钱大柱只好给石百利当长工。

三年下来大柱累得腰弯背驼又染上重病一命呜呼。王大娘孤儿寡母才用一张草席卷了丈夫枯瘦的尸体石百利就迫不及待的上门讨债将草滩上的一亩薄地抢了去。

王大娘伤心欲绝几次都想寻死可为了孩子她咬牙活了下来。王大娘带着虎娃沿街乞讨熬过了十年饥寒交迫的岁月。解放后王大娘终于扔掉了乞讨棍并分到了三亩地虎娃也长大成人。

虎娃像他父亲既能吃苦耐劳还是料理庄稼的好手。看着孝顺懂事的儿子王大娘心满意足早早给他娶了媳妇。婚后第二年王大娘就有了大胖孙子取名盼盼。

抗美援朝时期虎娃参军去了前线一年后他牺牲在朝国战场上。得知消息王大娘痛哭一场她劝慰媳妇要挺住盼盼还小。擦干眼泪王大娘用烈士抚恤金翻修了房子以一个女人瘦弱的肩膀挑起了这个家。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