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文学
  1. 千千文学
  2. 耽美小说
  3. 明风八万里
  4. 第一百五十八章 大清国还有其它出路
设置

第一百五十八章 大清国还有其它出路(2 / 2)


虽然很多人觉得肃王豪格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罪魁祸首而且现在豪格已经丢掉了山东全省但是在阿济格军团全军尽没之后豪格与多铎的兵马反而是大清国诸部之中保存较为完整的存在所以大家只能追究阮大铖这个罪魁祸首。

毕竟过去大清军与金华贼交锋虽然也是败多胜少但是每次都能血战到底让越明军付出相当大的代价可这次却是完全不一样豪格几乎是没作出任何抵抗就放弃了山东全省甚至还抛下了曹州附近的三十个牛录与六十个营头。

而阿济格的结局就更令人无语了虽然阿济格已经死于乱军之中已经殉国了但是大家怎么也没想到阿济格坐拥大清国实力最强的一个野战军团却是连象征意义的抵抗都没能组织起来就莫名其妙地全军尽没。

虽然“全军尽没”的说法稍稍有些夸张还是有几千名清军成功突出重围并渡过黄河但是与阿济格战前的十万之众相比这几千名突出重围的清军残部已经毫无意义。

而大家觉得之所以会出现如此荒唐的局面完全是因为阮大铖提出的藩镇之策。

虽然设立藩镇理论会让南边诸军为了自己的地盘拼死奋战但实际上却是诸军战前分兵把守被越明军打了一个措手不及战事一开就为了保存实力全线溃退阿济格十万之众居然连一点浪花都没能掀起。

这可不是诸位满洲亲贵希望看到的局面所以他们就把提出藩镇之策的阮大铖视为罪魁祸首而身为摄政王的多尔衮听到阿济格败亡的消息后也知道事情闹大了。

虽然他知道大家实际是在声讨他这位秉政的摄政王但是他现在是异常软弱:“既然大家都觉得阮大铖是罪魁祸首那就按大家的意思将阮大铖斩首示众现在的当务之急是怎么样出关?”

入关之初多尔衮有着雄心壮志不但准备征服整个中国甚至还准备从意志与精神上征服中国但是阿济格的败亡让他认识到征服中国已经是梦幻泡影大清国在关内的日子已经不多了现在的当务之急是保守实力退守关外。

多尔衮准备把这次入关视为一次超大规模的破关伐明皇太极时代也曾多次破关伐明虽然斩获良多但终究有些损耗而这次入关损耗虽大但斩获亦是惊人甚至对明国造成了毁灭性的打击。

虽然多尔衮这是在自欺欺人但问题在于下面的很多满洲亲贵对这件事持异议:“咱们退守关外能有什么好结局吗?大清精锐已经十去六七!”

“何止十去六七年现在大清国虽然有上千牛录但是战力却不如过去的一百牛录就算我们退到关外又能有什么办法?”

“过去说黄河以北与明国交锋我们将占尽优势现在我们在黄河以北一败再败退到关外难道还能反败为胜吗?”

满洲亲贵之所以对军事如此悲观失望关键在于阿济格军团全军尽没。

如果阿济格军团能保存下来或退回黄河以北大家都觉得完全可以退守关外毕竟大清国就是这么崛起但是阿济格的失败让所有人都失去了信心。

正如大家所说的那样入关两年多时间大清国的关外旧部几乎消耗殆尽代善的两红旗虽然号称保存得最为完整但也消耗了近半甲兵而且更重要的是在阿济格失败之后代善也变得极度悲观觉得大清国即使退守关外也是一条死路以大清军的战力在关外照样要败给越明军。

而代善的想法与很多八旗亲贵不谋而合他们都觉得走努尔哈赤、皇太极的老路肯定走不通而且更重要的是他们入关以后收获良多退守关外虽然能带走一部分战利品但拥有的一切等于重新开始还不如入关之前所以他们现在才敢顶撞多尔衮。

而多尔衮也完全没想到这些满洲亲贵到这个时候还不肯退守关外:“我们除了退守关外还有其它办法吗?我也想在关内多呆几年但是金华贼不给我们机会啊!”

只是多尔衮话音刚落大贝勒就开口说道:“实际大清国除了退守关外之外照样有其它出路!”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