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文学
  1. 千千文学
  2. 耽美小说
  3. 临高启明
  4. 第十三节 临高人的对策
设置

第十三节 临高人的对策(2 / 2)


众人听得脸色又灰了一层。有个士绅小声道:“官兵都无用募些民壮又能如何?”

“自古官兵不如乡勇、民壮之事多矣!前者不过求粮饷谋生计后者却是保卫乡梓。安能相提并论?”刘进士侃侃而谈“现今之计求人不如求己。”他对吴明晋拱手道“明府大霖以为:募乡勇守御只是一事。”说着他把自己白天苦思冥想出来的几条对策说了出来:

一、派人去各村、图、都晓谕地方绅士募乡勇筑土围以自卫计。

二、坚壁清野凡乡村墟市卑小无力设防的、或是海贼大股可能路过地方的乡村则将人口、财物粮米鸡鸭牲畜尽迁入县城。

三、清查户口严明宵禁以免贼人探子混入城内。

四、派探子日夜监视博铺海贼的动向。

五、派一敢战之士带数十乡勇在城外要道有贼人抄掠落单的尽可擒杀。贼人日久无粮自然退去。

六、多募民壮城外也不可弃守三城门外宜各立一寨以利守御。

说罢他又道:“大霖愿献粮三十石!”

本县的唯一进士如此表态其他人也不得不所有表示于是便纷纷这个十石那个五两的。一会功夫募集了三百石粮食和一百两银子。吴明晋见刘进士如此急公好义出谋献策又捐粮的忙说了无数的恭维话并请他留在衙中参谋刘大霖也不推辞就在衙内住下。这边又绅士们自去筹集银米不提。

吴亚把进城的乡民里的男丁从十六到六十的都编排起来每十人一甲分派四门修补城墙运送砖石檑木。县学的生员们负责城墙上分段守御生员们都是年轻力壮之人少年火性未褪还是一脑门子的忠君爱国保卫乡梓的雄心壮志此刻形势危急个个身上穿着县武库里取出的陈年披甲顶生了绣的铁盔拎着生锈的刀剑在城上呼吆喝令个个威风凛凛。只是县武库里取出的刀剑枪矛都朽烂不堪了临时叫铁匠木匠赶工修补。

城内四门上原各有虎尊炮二门都是正德年间造的幸好万历年间都打过说明炮还能响。就算吴明晋这样的文官也知道这玩意也就是壮个胆指望不了的。

官吏们商议此时城里避难民众众多稍有不慎就会引发民变。便命主薄和县学的教谕、训导在文庙前开设粥棚另熬枯草茶供饮典史带各房衙役皂隶上街巡视弹压民众。本来吴大令还想杀个人立威被刘进士劝阻了说此时不宜杀人免得立威不成激起民变不过板子打得更勤了满街都能听到竹板着肉的劈啪声和倒楣蛋的惨叫求饶。老百姓在秋夜的寒风里一声不吭。

此时城内靠北县衙背后的一条窄巷内有所宅院正亮着微微的灯光。院子里一片寂静。井口搁着一盏灯笼灯笼边是几个铁箱。井台的青石条上坐着一男一女呆呆地瞅着井台边一株高大的木棉半晌不吱声。秋天的夜里已经是寒气逼人都穿着毡子。

男人用一幅绳索扣着箱子一个一个的放下井去待箱子入了水再把绳扣抖开只听得井内咕咚一响便不见了踪影。

那妇人站在一旁起来抖了抖长裙终于开口了:“这里安全么?我想起了便心口发怵――这可是我们家几代人的积攒的……”

那中年汉子冷笑一声弯腰将灯笼挪了挪低声道:“贼人就是破城要把这井淘干也不是朝夕的事情下面极深没有这幅抓扣除非是神仙才能捞起来。”

他想了想将抓扣的铁件卸下藏在木棉树下将绳子依旧卷了起来。对妇人道:“你明日一早就带着家里头的人回娘家去我和承绚留在城里。”

“那你?”

“怕甚?有兄弟们维护就算城破了要逃出命来也不难。承绚是县学的生员走不得。吴老爷早看我们家不顺眼了要是承绚跑了铁定找这个由头革掉他的功名。”

他站了起来拍了拍手:“刚才我叫赖家兄弟去给吴令送钱了。我也捐二十两私人又馈送了十两……”

“三十两?!”妇人惊叫了一声心疼之色浮于言表。

“呵呵夫人放心。”那汉子一脸笃定之色“城若不破看这三十两的面子上今年县郭都的秋粮的包揽又能落到我手里出息大了。若是城破了……”他嘿嘿一笑“我手里有几十个兄弟乘乱搞一票再出去也还不难。”

他望着了无星月的夜空:“哼哼我苟大户岂是那惊慌失措的平常之人?”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