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文学
  1. 千千文学
  2. 耽美小说
  3. 寒门宰相
  4. 四百一十四章 政事堂论政
设置

四百一十四章 政事堂论政(2 / 2)


冯京想起当初在官家驾崩时他与章越的临场反应言语道:“我本以为他不过是百里之才后以为”

富弼笑道:“庞士元非百里之才使处治中、别驾之任始当展其骥足我晓得了!”

说完富弼站起身来都管给富弼递上了一根竹杖。富弼伸手推去挽起冯京的手道:“走进京!”

冯京精神一震当即随着随着富弼的车马一并进入了汴京城。

就在富弼回京之事章越已是与蔡襄范师道一并来至政事堂。

此刻正值宰相们用公膳的时候午前是政事堂集议。

宰相们因政事吵得是面红耳赤到了午饭时众人坐下来聊聊天增进一番感情几杯酒下肚大家又可和好如初了。

当然丁谓给寇准‘溜须’的千古佳话也是在这个场合发生的。

蔡襄等抵达时韩琦曾公亮欧阳修三位宰相在食公膳章越一看果真宰相的伙食不一样啊!

挨着大殿的廊下三个人坐在一张团桌上团桌里摆着十几道佳肴。

韩琦与欧阳修面前都有酒盏韩琦的酒盏大一些欧阳修小一些至于曾公亮则是滴酒不沾端着一碗米饭如今已是吃了半碗。

韩琦见了蔡襄当即招呼道:“君谟到了一并食些。”

随吏立即端上碗筷搬来椅登蔡襄则毫不客气地坐下至于范师道与章越则立在一旁看宰相与自家上官吃饭。

蔡襄端起碗夹了筷子菜然后边吃边与韩琦说话。

章越范师道站得远听不见说什么。

但见韩琦一面听着蔡襄说话一面拿巾帕抹了抹嘴对随吏吩咐了几句。

于是随吏给章越范师道摆了食案席子从桌上拿了两盘几乎没动什么筷子的菜端至食案前。

但见一盘是炙羊肉另一盘则是清煮莼菜笋上面浇着一勺肉酱。

章越也是饿了就着米饭一阵狂扒然后夹了几筷子炙羊肉莼菜笋放入碗中继续扒饭。最后举起一粒米不剩的空碗对一旁侍者霸气地道了句:“劳驾再添一碗!”

一旁范师道见此嘴角都翘了起来。

欧阳修听着韩琦与蔡襄交谈转头看向章越不由笑了笑又让人从桌上端了两碗菜给章越范师道。

章越这才吃了半饱这边蔡襄与韩琦等几位宰相也初步交换了一番意见那边侍者毫不客气地撤下桌案。

六人便在公廊之下纳着凉风。

章越范师道依命上前韩琦对章越言道:“当初说好了交引所不过是权宜之策怎么交引所废除盐钞便不存之?你说出个道理来!”

章越知道交引所存亡事关于此自己若不能说服在座几位宰相一切心血都是白费了。

章越咀嚼了下口中剩饭当即道:“下官纵观古今……”

范师道轻咳了一声觉得章越如此举动有些不太合礼仪。

韩琦笑了笑示意无妨继续说。

章越囫囵吞咽后言道“……但凡朝廷之钱财有三者不可兼顾分为是轻重流转兑价!”

众人:“???”

轻重他们尚可知也轻重出于管子管子中有‘币重而万物轻币轻而万物重’之说。

至于流转兑价说得又是什么?

其实章越所言就是后世经济学的不可能之三角的理论就是独立货币政策流通性汇率三者不可能并存。

韩琦他们自是一脸茫然看着满嘴油星的章越侃侃而谈道:“昔盐钞之设为了商人入中陕西之用买卖之人为粮商与盐商这等商贾之间。朝廷定解盐以一百一十六斤一席为六贯三司与陕西约定每年兑盐钞以定额一直相安无事但后来盐政为何又变呢?”

“其后贩边的商人察觉从陕西贩边回京携铜铁之钱跋涉着实不便故而他们问入中商人购之盐钞再回京卖给盐商再后来朝廷钱法败坏于是盐钞渐渐以楮币通行。”

韩琦道:“度之从头到尾慢慢说来……”

章越道:“其实本朝钱法一直弊处甚多铜钱铁钱在老百姓日常是足够了但对于贩贸之事大宗钱财出入则是不足。商人去陕西贸易扛着上千斤重的钱币极是不便不仅费运力还易遭贼人窥探。”

“后商人们看盐钞觉得方便携带兑换方便于是购买量就增加了。还有的富商看储存盐钞比存储金银方便也拿金银兑了盐钞并且用在大宗交易贩贸之上。”

“由此盐钞自原先的交引而变作了钱币!”

“交引与钱币有何不同呢?”曾公亮问道。

这个理论确实古人理解起来有难度。这时章越一等教学生的优越感油然而生看着韩琦曾公亮等大佬犹如学生一般坐着。

他言道:“当然不同交引不可流转但钱币可以流转。原本盐钞只是盐商贩商之间流转一年也就是几万十几万席。”

“因盐钞流转之稀少(牺牲流通性)故而朝廷每年可定额发行盐钞(独立货币政策)再以六贯一席兑付(固定汇率)形成一个如同三角般平衡。”

“但盐钞成为钱币之后从盐商贩商购买变为普通百姓都可以购之故而具备了流动性!”

“换句话说盐钞具备了流通性后为了形成新的三角平衡那么朝廷每年定额发行盐钞(独立的货币政策)或六贯一席兑付(固定汇率)必须去其一。”

“说白了就是一个供一个需但买的人多了平衡被打破盐钞在民间被大量购买最后三司衙门没办法只能不断下放印钞权给陕西转运司。”

“如此朝廷失了轻重之权。”

韩琦等人对视一番确实事情发展正如章越所言的这般。

朝廷以放弃独立的货币政策的方式来达到六贯一席的固定汇率和盐钞具备有货币的流动性形成新的三角平衡。

需求端放大为了维持价格平衡只有在供应端上想办法。

章越道:“可是手握轻重之权的陕西转运司哪曾替朝廷考虑不断印钞以至于虚钞盛行。等朝廷知悉时要将轻重之权收回来时已是来不及了。民间充斥着大量的虚钞!”

“故而嘉祐五年制置解盐使范祥革其盐法设立了都盐院放弃了六贯一席的兑付改以五贯五百文对盐钞进行刚性兑付盐钞涨上去时以最高价减去五百文抛售盐钞。”

“此为管子中所言的平准之法堪称良法。”

不过范祥改革却引起了三司与陕西转运司的冲突……

章越道:“轻重之权(独立货币政策)在于朝廷切不可失之盐钞之流转利国利民(流通性)亦不可失之故而要便唯有在六贯一席上下变之……”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