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文学
  1. 千千文学
  2. 耽美小说
  3. 寒门宰相
  4. 第一百三十一章 托付
设置

第一百三十一章 托付(2 / 2)


刘佐与他一一引荐同斋的学生。养正斋有二十三人除了程颐与一个感风今日来了二十一人。

待刘佐指到一人对章越言此人是吴安持后。

章越不由目光一亮心道如此巧合自己居然和吴二郎君王安石女婿同斋。正是天欲成就自己以后二三十年的荣华富贵说不定就要指望这条线了。

当即章越上前与吴安持寒暄。

吴安持身量不高甚至有几分瘦弱但接人待物倒是客气至极甚至比他兄长还不觉得身上带着那等衙内的习气。

章越自我介绍道:“吴兄在下乃浦城人士。”

吴安持闻言道:“原来章兄是浦城人在下自幼在京中长大对于浦城倒是不甚了然。”

章越闻言神情僵了僵没错吴安持是自幼在京长大为了方便科举早入了开封府籍。但自己若提是浦城人那么他多少也会与自己套近乎才是。

难道吴安诗根本没在他弟弟面前提及过自己?还是提及过了但对方不想承认。

章越不好再点明自己与吴安诗的关系简单地说了几句即是罢了。

章越走回到刘佐身旁问道:“这吴兄祖籍哪里?怎么听得有些不似汴京口音。”

刘佐道:“他半年前考入太学的。祖籍何处我也是不知。”

“考入?”章越讶道“官宦子弟不是免试入太学么?”

刘佐道:“然也不过近年来州县寒家子弟与官宦子弟皆考寒家子弟定去留官宦子弟则是定斋舍。故而若是他不说我等也不知此人是官宦子弟还是寒家出身。”

章越闻言心道他与他哥完全是两等风格嘛。

“不过此人平素服饰也与太学生们无二也与咱们斋舍同食对待人也很是和善周到斋里人大多都喜欢此人。不过他倒是对他的出身从不提一句。平日看得出来斋长对他倒是比他人恭敬客气也隐然有人说此人必是官宦出身且家里长辈似官还不小。”

章越闻言心道那是当然太学里有一半都七品以下的官宦子弟但人家的大伯可是当今副相。

刘佐感慨道:“似他们这样的官宦子弟生来就是自傲至太学不过是游戏而已。就算考不中进士将来荫官也在选人之上。故而他们来太学只需好好读书与同舍同斋和睦将来定有好前程的。”

一旁的向七插言冷笑道:“我看这吴二郎君倒不是内敛毫不张扬与人皆客客气气礼数周到即是疏远人。他心底是不屑与我等打交道压根不想在太学里交朋友。”

章越一听倒觉得向七这话一语中的。

太学对他们这些寒俊子弟算是踏入一个高大尚的圈子能够结交到不少普通官宦人家的子弟以及将来的进士。但对于吴安持来说可能这个圈子就不够看了。

他的几位姐夫最差的也是欧阳修的公子欧阳发其余两位是吕夷简的孙子吕公著的儿子吕希绩夏竦的孙子夏安期的儿子夏伯卿还有一位即将成为他姐夫的则是文彦博的儿子文及甫。

还有个聪明绝顶又狂得没边的小舅子王雱。

有这样的圈子他也不会轻易融入其他了。

想到这里章越也不由释然。

当日章越回到斋舍却看见空荡荡的斋舍程颐已是大包小包打包好行李正准备离开太学。

章越见这一幕也是不明所以怎么自己来太学才两天程颐即要离去。

“正叔兄是我哪里作得不好么?若是如此章某愿先与你赔罪!”章越心道这肯定是自己哪里说错话了得罪了程颐。

程颐却道:“无关三郎的事错了其实也是因三郎动念。之前与三郎相谈一夜令程某略有所悟。”

“故而程某已打算回乡穷究圣贤之学问将来若能有只言片语流传后世此生足矣。与三郎相逢之情将长存于胸他日若有机缘再见不迟。”

程颐说罢令章越一头雾水就说了几句话让程颐退学了。

这叫什么?

程颐走到门口章越也是一路相送但见程颐回过头来言道:“三郎我儒家至孔圣人自开宗两汉经学鼎盛后如今实已垂危千年之久。唐有韩退之振臂高呼首开先声自本朝又有安定濂溪两位以振兴儒学为己任。”

“正心诚意之说出自大学似近于释家的‘明心见性’然同与不同。明体之论吾儒家实当兼而有之。而今若我儒家不讲全取佛老所言。佛老虽可抚慰世人慈悲众生但他日又有何人来讲达用何人去道事功?”

章越叹道:“程兄气质刚方文理密察以削壁孤峰为体他日必有一番成就。”

程颐笑道:“多谢三郎所言。”

说到这里程颐看向天边的明月言道:“昔日我入太学之时曾放下豪言自拜入濂溪先生门下每日钻研大道科场名利之心再也没有了。不过科场还是要下的不然怎样去教化百官和官家?”

“众人皆是讥我奈何直至今日方知程某小看了天下英雄!”

说完程颐向自己一揖然后趁着清风朗月大步离开了太学。

章越目送程颐想起了他最后那句话怎么有点好似把‘教化百官和官家’的重担托付给自己的意思?

你当初放出豪言不等于我也有这个自信替你办到啊!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