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文学
  1. 千千文学
  2. 耽美小说
  3. 寒门宰相
  4. 八百四十七章 委屈你出山助朕
设置

八百四十七章 委屈你出山助朕(2 / 2)


官家点点头章越在熙河凿盐井挖土盐的事他是知道的。

“土盐与井盐不同乃生于碱地臣的属下以淋卤之法从盐土中取盐至于取盐之后的卤渣臣的属下没有太在意便随意丢弃了。”

“但过了一段时日臣的属下发现一件事他所丢弃的卤渣都不见了。他派人去察此事发现原来是被乡民们从四散的地方堆在了一处原来打算堆积起来回去重新炼盐。”

“这卤渣本不值几个钱属下这官员没有在意。结果有一日两名乡民找到了他。原来另一名乡民看到前一名乡民堆好的卤渣没人看管便给取走了。”

“另一个乡民振振有词言对方没有说这卤渣是属他为何旁人不能取走。”

“臣的属下也没有决断将此事问了臣到底应把这卤渣判给谁?按道理说这卤渣当是朝廷所有的不过既丢弃一旁即不归朝廷所有。至于给前一个乡民他毕竟将卤渣堆在一处另一人则道这卤渣堆的地方即是公家的地方即归所有人所有。”

“臣之属下问臣臣不好断之今日请问陛下如何断之?”

官家想了想笑着道:“这倒似有一个意思的桉子但既是前一个乡民将卤渣堆在一处朕判给他便是。”

章越道:“陛下所言极是臣所见略同。孔子以微言大义治春秋一个桉子如何判亦关乎民心。”

“古语有云人生在勤不索何获?一片无主荒田即经过耕种便为耕种者所有此乃放之四海皆准的道理。若朝廷不保护垦荒百姓之利则无人垦荒。”

“朝廷之所以变法是因天下没有无主之地其中多为权贵巧立名目霸占而来故而设法破之这些兼并家之利可对于百姓通过以勤劳而得土地则应予以法护之。”

“否则人人都生偷窥他人财产之心。为何孟子云有恒产者有恒心。百姓若无恒心那么又恢复了五代时之乱局。”

这就涉及一个问题那就是盗窃抢劫的成本高还是生产劳动的成本高。

乱世时人不如狗你辛辛苦苦劳动一年的财富最后全被军阀抢走。

这样没人想着劳动就想着去作军阀抢别人的。

而治世时犯罪成本高所以百姓才会安心想着通过劳动来实现财富增加。

官家听了章越之言深以为然道:“章卿所言说到朕的心坎里了。如今流民遍地盗贼蜂起这是朕的过失。”

官家听得清楚章越所说三件事都说一个朦胧大概却没有具体清晰的步骤。

官家道:“朕这一次召卿回京就是要委以重任将国事托付给卿的。”

章越道:“臣……”

官家道:“你不必说什么推托之词两位太后也非常赏识你而且当初仁宗皇帝与太后言过你的宰相之才是他留待后代子孙用之的。”

“仁宗皇帝识人之明无人过之朕也是一向拿你以股肱待之即使如此你便勉为其难为一任宰执委屈你辛劳再三来替朕来匡扶这天下如何?”

官家说得言辞非常恳切也是将章越惊呆。

宰执之位人臣之所望哪个皇帝不是拿来作为恩赏的但在官家口中就是委屈你出山来帮朕一下好不好?

ps:这两则故事借鉴自薛兆丰经济学讲义。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