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文学
  1. 千千文学
  2. 耽美小说
  3. 舌尖上的大宋
  4. 第2018章:学院楼的良好示范
设置

第2018章:学院楼的良好示范(1 / 2)


杨怀仁也觉得年轻人自己创业这个想法很好但也想到另一件事最初的几年招的学生绝大多数都是穷学生他们哪里有钱能自己开酒楼呢?

看着疑惑的杨怀仁柔石和利水两位先生笑得更开心了利水先生接着解释说是他们想到了一个办法可以让学生可以创业学院也能通过投资得到相应的分红从而实现自负盈亏。

杨怀仁当然也能想到这个方式看来学院的两位山长也是为了学院自负盈亏的事情操碎了心。

利水的办法是最初期学院这边出钱学生出力占股的比例大概是七到九成学院这边占大头。

不过这并不是因为学院出了开店的起始资金便压榨学生的劳动力此后每年都按一定比例把股份转让给学生直到学院最后的占股比例下降到三到四成。

因为学院只出了钱其他几乎都不管全是学生们在经营完全给他们绝对的自主权。

这种方式在古代是很少见的倒是有点像后世的融资方式杨怀仁觉得也就柔石和利水先生这种廉先生的门下才能想的出来当然也免不了惊叹连连。

学生们感激学院也感激杨怀仁也不知是谁起的头大家竟统一把新开的酒楼名字叫做“学院楼”。

名字很直白让人一看就知道这家酒楼是庖厨学院的学生开的信誉上和声望上都有了极大的保证。

学院里的教学也不仅仅是教授他们厨艺在经营方面也有一些涉及这导致从学院走出去的学生不光厨艺精湛经营能力也相对突出。

学生们三五成群竟在那些小州小县里打出了一片天下如今分布在大宋各地的学院楼已经超过了一百家之多而且这个数量还在不断增长当中。

学生们赚了钱得了股份也很仁义尽管学院的股份只占三到四成了在年终分红的时候他们依然把超过一半的利润交回了学院。

柔石先生曾经也说让他们按照股份来分红的但学生们自己就不允许坚持把利益的大头交回了学院还说这是对学院建设以及未来学弟的一种支持。

因为差不多都是几个学生一起经营一家学院楼所以学院反倒成了最大的股东。

杨怀仁以前没想在全国开分店一是因为当时没有那样的条件和经营能力二是因为他自身觉得太麻烦三就是无法保证食物的质量。

现在看来三个条件当时满足不了现在能满足了学院楼倒成了一个很好的范例。

杨怀仁倒不会觉得学院抢了他的生意反而觉得这样挺好有些事不一定非得他自己亲自去做通过学院来实现他当初的想法这也是让他感到满意的。

这会儿想起学院前几年需求的资金那么大也就不觉得有什么问题了。

现在学院有了资金来源每年的分红就足以养活整个学院还能有多余的钱不断扩建学院最后剩余的还可以继续这个支持学生的创业项目可谓多赢的局面。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