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文学
  1. 千千文学
  2. 耽美小说
  3. 舌尖上的大宋
  4. 第1991章:朱先生(中)
设置

第1991章:朱先生(中)(1 / 2)


古代那些读书人是很讲究的少时读书讲究结庐。

结庐二字从字面上讲是居住于的意思但这里指的是读书的动态。

庐简单讲就是有瓦遮头再细讲究的话就是读书的人读书的地方应该在有梁有柱也有顶却没有门也没有墙的地方。

这种建筑不难想象大致跟四根柱子顶着一个草棚顶子差不多读书人在庐内读书习字画面感上就非常朴素却又彰显文雅淡泊的意境。

杨怀仁府上的屋子可是非常奢华的当年赵宗楚修建这座王府的时候应该是花了不少银子。

那自然就没有那种草棚了连简陋的房屋都没有一水的青砖碧瓦。

朱先生不喜欢见私塾里的屋子是两面墙两面门板的结构便命人拆了两面门板墙勉强算是有了个庐。

只是这样一来孩子们在屋子里读书跟在室外就没了什么分别。

夏秋还好这种房子通风阴凉可冬春两季冷的时候就真是让读书人风流倜傥了顶着寒风流鼻涕早晚得躺。

不过朱先生执意这么要求杨母也不好违背只得顺了他的意思把私塾改成了这个样子。

当奶奶的当然心疼自己的孙子现在是初春早晚时候依旧寒风刺骨于是杨母特别告诉了几个儿媳妇几个孩子去读书的时候尽量给他们穿暖和点。

只是也不好穿太多朱先生才是一身肥大的棉儒衫套着孩子们总不能穿裘皮。

于是几位母亲想了别的法子一是让家里匠人赶制了几个小的炭炉包括先生在内他们每张桌子旁边放一个虽然炉火不敢太大但也终归有了些热乎气。

再就是让孩子们穿一些厚一些的夹衫了男孩子衣服里边套一件羊皮袄子女孩子加一件狐狸皮的褙子扛风又保暖。

杨怀仁进院子第一眼便看见了孩子们他们读书的屋子东西两边的门墙全拆了去倒是显得通透。

光线在这样的环境之下当然是非常好的可杨怀仁还是有些心疼。

不过他也明白朱先生这么安排的意义所在所谓寒窗苦读嘛人读书的环境太舒适了很容易犯困也就学不了知识了。

再就是朱先生在可以锻炼孩子们抵抗外界打扰的能力也就是定力了。

杨怀仁内心里其实也是赞成朱先生的做法的他亲身的经历也证明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这道理到哪都不会错哪怕你只是一个小小的厨子。

正是因为杨怀仁的老爹让杨怀仁从小吃了很多苦才有了他现在的手艺朱先生这么做和杨怀仁的老爹曾经的做法也是异曲同工。

杨怀仁看见孩子们的状态还是很满意的。

大官从来都有大哥风范他坐在最前排身子坐的直挺挺的听讲的神情也异常的认真这给弟弟妹妹做了一个很好的榜样。

大牛坐在哥哥身后本来他是不爱读书的可现在看他的样子也是一脸严肃也并没有走神开小差的意思这倒是让杨怀仁有点惊奇。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