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文学
  1. 千千文学
  2. 耽美小说
  3. 舌尖上的大宋
  4. 第1769章:性格决定命运
设置

第1769章:性格决定命运(1 / 2)


杨怀仁“嘶”了一下他觉得高启勋的判断是非常准确的。

道理其实不用多说关键在于申王赵佖的野心究竟有多么大是不是肯为了争夺皇位而孤注一掷。

正史记载里并没有赵佖骑兵谋反的字句但在许多野史之中却是有一些奇怪的记录。

而且正史记载里关于赵佖在赵佶继位后的人生发展来看似乎也证明了野史里说的赵佖起兵之事应该还是发生过的。

原来的历史里赵佶继位之后赵佖拜太傅加殊礼旋拜太师无论哪一样都可以说是位极人臣的存在。

但纵观北宋历史皇帝继位后确实都有加封朝臣和兄弟或子侄的例子目的也无非是笼络人心好稳定自己的统治。

可仔细想想赵佖得到的地位也太高了这在整个宋朝是独一份的。

普通百姓眼里或许会觉得是赵佶继位后还对兄长非常好说明赵佶是个仁慈大度的皇帝。

可明眼人却能看出来这其中的不同赵佶给赵佖那么高的身份和地位并不是对他好而是把他推到明处然后架在火上烤。

把一个独眼又丑陋的兄长放在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位置好像生怕自己做不来皇帝随时要转让给这位兄长一般个中意味大家应该明白了。

后来赵佖被赶出了京城四处辗转地方不可谓不折腾名为代天巡狩地方实则就是赵佶用旅途中的舟车劳顿来折腾人。

赵佶继位五六年时间里赵佖就这么辗转十几个地方几乎走遍大江南北最终不到三十岁便积劳成疾郁郁而亡。

看到这里大家应该把事情看得更清晰了也许赵佶并不算是个多么恶毒的人但既然在皇位竞争中胜出了对他的竞争对手来说兄弟之间的情义似乎也只留在表面的封赏上了。

而且就算赵佶不在乎新皇帝朝中的大臣也不能不忌惮对谋反不成的赵佖明着杀了他对新帝统治的稳定性没有好处。

所以某个坏心眼的大臣给赵佶出了这么个主意表面上给赵佖极大的封赏实际上却是暗地里把他封杀了。

之后让他过上了漂流在外的人生没用几年就把赵佖给活活折腾死在无尽的旅途之中了。

赵佖得到这样的下场说起来也是他自找的他若是老老实实当自己的残疾王爷学其他不问政事的王爷一样规规矩矩或许还能在京城享受荣华富贵得到一个善终。

可惜他偏偏不服弟弟超在他前边继位为帝非要起兵造反这才给他招致了杀身之祸。

虽然赵佖此人也不值得可怜只是这个软刀子杀人的主意在杨怀仁看来也确实有点狠也有点阴险了。

眼下的局势杨怀仁也不好说换了是赵煦的亲生儿子继位为帝的话赵佖会有什么样的反应。

不过从高启勋嘴里说出来的话应该是还是有很大的可信度的。

一是因为高启勋这种人不论人生还是官场的阅历让他看人的眼光变得非常准。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