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文学
  1. 千千文学
  2. 耽美小说
  3. 371【回击】
设置

371【回击】(1 / 2)


武家穴镇。

赵瀚感觉很无奈多么富有的商业集镇而且还没有城墙遮蔽张献忠怎就不分兵过来打呢?

只要攻下武家穴张献忠就能抢到好多粮食因为这里是赵瀚的军粮中转站!

赵瀚本人连带两千亲卫三千金陵农兵大量本地农兵还有五百炮兵一直窝在这里。李正的7000正规军骑着骡子四处游弋看到狼烟则立即赶回。长江对岸六万农兵、六万民夫基本完成整编随时可以渡江就等着张献忠来打武家穴呢。

唉既然张献忠不来那就只能主动包围了。

湖南部队——

江大山率三万农兵、三万民夫从公安渡江直取张献忠的老巢江陵!

李宗恒率三万农兵、三万民夫从江夏渡江直取汉阳府。(李宗恒是李邦华带来的子弟兵在南赣屡立战功又在广东、福建剿匪表现突出。)

江西部队——

江良、萧善二人先是坐船到黄颡口镇将此镇作为兵站和粮站。

江良率领四万农兵、四万民夫立即渡江攻打蕲州。

萧善率领两万农兵、两万民夫古剑山率领水师援护渡江沿浠水河攻打蕲水县。

特别是古剑山的水师中小型战舰齐出死死卡住浠水。就算张献忠能够跳出包围圈也别想从浠水过河只能钻进大别山绕回老巢。

就算张献忠能绕回老巢也会发现自己的老巢正在遭受攻击。

另外黄幺的新建山地师已经开始渡江攻打夷陵张献忠的沿江主要城市全都要遭受攻击。

千里长江防都没法防。

只能说张献忠疯了才会主动招惹赵瀚。

但站在张献忠的角度他根本别无选择。前往四川的道路被堵死强行攻占四川自己老巢随时可能被赵瀚偷袭。北上陕西或者河南那里全是严重灾荒打下来也没啥用处。又加上今年大旱若不提前孤注一掷再过半年肯定没有足够的粮食出兵。

张献忠只有三个选择要么躺平等死要么归顺赵瀚要么拼命一搏。

……

夷陵(宜昌)。

黄幺是最先渡江的其实归州(秭归)也有张献忠守军但归州那边没必要去攻打。

黄幺只有7500人的山地师还有一万民夫搞后勤。

登陆之后第一天扎营第二天就炮轰顺便让民夫填平护城河。

石质城墙七米多高朱元璋那会儿建造。

这一仗没啥好说的张献忠抽走太多粮食和士兵夷陵守军只有一千精锐其余三千全是孱兵。

在粮食不足以久守的情况下再配合宣教官不断喊话三千垃圾兵陆续趁夜逃跑。张献忠的一千精锐即便死守也守不住这么大一座城甚至打着打着还闹出内讧。

黄幺攻占夷陵之后从民夫中挑选一些农兵守城。自己则带着主力坐船沿江而下帮助江大山合围江陵。

……

荆州府城江陵县城。

这里是张献忠的大本营所在足足留了一万二千士兵驻守城墙上还有八门古董级铜炮。

“战况如何?”黄幺来了就问。

江大山叹息:“打不动城太高池太深兵太多。劝降也没用守军当中有不少老贼这些老贼的家人都在城里。”

黄幺问道:“要不我先去打别的城池?”

“没必要”江大山说道“根据细作传来的消息各地贼兵都被张献忠抽走了其他城池只能防守不可能派兵增援此地。分兵攻占城池也是硬打打下来还得留兵驻守对整个战场没啥帮助。只要死死包围江陵把江陵给啃下来隔壁的州县全得望风而降。”

黄幺撇嘴道:“这么多守军粮食要是充足江陵起码得打半年。”

江大山感慨:“难怪张献忠主动开战他养的兵太多了。带着几路大军去打安徽还能留下这多兵防守沿江城池平日里得消耗多少粮食啊!今年面临大旱灾他要是不打出去非得活活饿死不可!”

黄幺想了想:“我坐船去蕲州那里应该需要兵力。”

江陵城内。

廖志芳坐在城楼上望着城外的大同军只能暗自发出连声叹息。

两年前他建议张献忠裁兵屯田赶紧建立制度、发展民生张献忠当时确实听从了。

但很快就变味!

张献忠不信任文官派遣义子和心腹将领在辖内各府军政事务一把抓直接搞成了典型的军阀统治。

张献忠自己是大军阀义子和心腹们是小军阀。

既是军阀就肯定公私不分。

这些武将不仅大肆侵占民田还把军屯和民屯的粮食各种往自己的私库里搬文官们只能傻看着不敢说话。

而且裁兵政策已经彻底作废武将们为了提升自己的实力完全不顾民生疯狂扩军备战。

张献忠也拦不住部将扩军一旦强行阻拦就必定产生矛盾。

因此张献忠选择开战很大程度也是被内部裹挟。再不挑地方往外打他的部将很可能起内讧为了抢地盘自己就打起来。

夕阳之下城楼之上。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