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文学
  1. 千千文学
  2. 耽美小说
  3. 1627崛起南海
  4. 第1565章 媒体宣传
设置

第1565章 媒体宣传(2 / 2)


透过警察之间的缝隙荀鹏程终于看到了这起事件的正主几名肤色黝黑的外国人和两辆载着金砖的板车。其中一名看似头目的外国人正与军警两路人马进行交涉。荀鹏程隔得太远也没法听清那几人交谈的内容当下便只能使出管用的手段向旁边围观的路人打听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站在前排的大部分都是最早一批过来围观的人当下便有热心人士向荀鹏程介绍起了事情的经过说这几个送金子过来的汉子乃是南海马打蓝国来的使者想要与我海汉国结盟这两车金子便是见面礼了。

荀鹏程还没来得及回话旁边又有另一位热心人士纠正道:“不是结盟人家运这金子是来买东西只是首长们未必肯卖与他们。这帮人眼见没指望了干脆就把金子拉到这里来表明决心了。”

荀鹏程这才抓着机会见缝插针地问道:“他们打算要买什么啊?”

那人压低了声音道:“依我之见八成是军火否则这马打蓝国隔三亚几千里之遥运来这么多金子还能是买什么?总不是要央求首长们卖海南岛的地给他们吧!”

“原来如此……”荀鹏程听到这话之后倒是信了几分。他到海汉这几年里因为工作的关系倒也了解到一点海汉对外出售军火的讲究也知道很多海汉军列装中的现役装备不会直接出售给外国就算卖也是卖的性能打折扣的版本。而且就算如此也不是所有国家都能买到只有少数与海汉关系密切的盟国才有可能订购到军火。

而且荀鹏程有次在聚餐时曾听徐正业提到过海汉兵工出售给各个国家的军火看似型号一样但其实并不通用。比如同样型号的步枪枪管的口径火药的配方某些关键零件的尺寸可能就有细微的差异。这样做就是确保卖出去的武器如果流失到第三方那也能追根溯源查到是从哪里出的货免得有些国家自恃与海汉关系良好便不断向海汉采购军火自己来当二道贩子获利。

像这个远在几千里外的南海岛国大多数海汉国民恐怕听都没听说过这个国家的名字很显然并非与海汉关系亲密的盟国那么首长们不愿向其出售武器装备那其实也是情理中的事。唯一让围观的民众觉得有点放不下的便是两辆马车上耀眼的金子了。

人家都把这么多金子运到自家门口了也足见其诚意了难道真放着这赚钱的买卖不做硬生生把上门的客人赶走?海汉以商立国国民也大多通晓商事对此自然都会有自己的看法。就算是赞同执委会的决定但也还是不免有些叹息于这明明到了嘴边的肥肉怎地还要主动放过。

当下便有人低声议论说这马打蓝国距离海汉如此遥远即便卖些武器给他们也于大局无碍难不成他们买了海汉的武器还敢来攻打海汉不成?

也有人反驳说武器卖谁不卖谁那是国之重策岂是我们小老百姓说了算的首长们如此选择那自然是有充分的理由。这种论点倒是获得了在场大多数人的肯定毕竟首长们在普通民众心目中的形象便是在大事上从不犯错的智者谁也不敢去质疑首长们的决定是否真的合理。

当然了在场还是有一个人有这样的胆子这个人便是荀鹏程了。当初他丢了第一份工作的原因就是因为写了一篇质疑执委会和国防部的稿件。对此他一直是耿耿于怀认为自己是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而眼前这起事件又让他本来已经平静许久的心开始有些蠢蠢欲动起来。

“这个事要是写个平铺直叙的新闻稿哪里能引得到什么关注唯有剑走偏锋方可吸引眼球!”荀鹏程一边听周围的人谈论这事一边开始默默打起了腹稿。他知道主编给自己留的两百字版面多半是原本属于广告的版面要是写不出个花来没法给报纸增加销量那搞不好连上报的机会都没有。

这个时候有官员从胜利堡里出来到这边与马打蓝人交谈了一阵然后命人先将马车上的金砖重新遮盖起来让警察驱散围观群众。没了吸睛的金砖这戏自然也就没什么看头了看热闹的民众逐渐散去只有少数闲人依然在外围驻足观看事情发展。

双方交谈了没多久这两辆马车连同几名马打蓝人便随同那官员过了吊桥进入胜利堡想必是要进行下一步的谈判了。荀鹏程见已经没有什么可看的东西了便抓紧时间赶回报社准备撰写新闻稿。

“怎么样?有报道价值吗?”主编徐正业见他回来便主动关心道。当然了他所关心的对象并非荀鹏程而是这起事件的新闻价值。

荀鹏程点头应道:“有啊!主编能不能多给我一点版面?这事两百字怕是不够写的。”

徐正业沉吟了一下才应道:“你先出稿让我看了再说。真要有料上头版都行!”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