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文学
  1. 千千文学
  2. 耽美小说
  3. 1627崛起南海
  4. 92.第92章 移民
设置

92.第92章 移民(2 / 2)


这套宣传方案的有效性在三亚地区已经得到过了多次的验证尽管船上装的都是一些从没有到过三亚的人但耳中所听到的这些充满诱惑的宣传已经让他们对于目的地产生了憧憬——执委会管天管地、管吃管住、管生老病死孩子读书服劳役几年之后还能分到属于自己的一块地这还有什么可苛求的?

当然也还有不少心存疑虑的人他们在亲眼看到之前实在很难相信大明竟然会有这样的一个地方所奉行的社会制度听起来跟他们过去生活的环境似乎完全不一样。去这样的地方生活究竟是好是坏是救命稻草还是另一个噩梦的开始他们现在还很难作出判断。

由于广船本身的速度并不算快加之又装满了人所以“闪电号”也不得不放慢了速度等待着广船跟在后面。如果是“闪电号”单独执行任务那么半天时间足够让它在胜利港和崖州之间跑个来回了但如今这船速恐怕得等到天黑才能到了。

一路上紧赶慢赶船队终于赶在日落前绕过了榆林角驶入胜利港。船舱里昏昏欲睡的移民们被人叫醒告之他们已经到地方收拾好自己的东西到甲板上排队准备下船。

当这些移民上到甲板上注意到的第一件事毫无例外的便是停靠在港口的“新世界号”。这艘巨轮的船舷比广船的桅杆顶端还高出少许庞大如山的船身让所有见到这一幕的移民都瞠目结舌惊讶得合不拢嘴。尽管他们当中有不少人都曾在海边生活过不短的时间但也从未有人想过能把船造到如此之巨大。而在这艘巨轮旁边还停靠着一排无桅无帆的怪船每一艘都比自己所乘的这艘广船更大。

在这些怪船旁边有数百人正在海岸施工劳作将一筐筐的砂石抬上一处伸入海水中的工地将原本蜿蜒的海岸填出一道直线并且这个工地沿着海岸朝东西延伸开去范围长达百丈。有眼尖的人已经看出了门道这分明是在修建一座大型的码头看来刚才在船上所听的那些对“海汉执委会”的吹嘘倒也不是随口编造出来的。

目前田独河上游水电站的主体工作已经接近完工剩下的工作主要是吊装发电机和进行发电调试所需的劳动力也不是太多于是胜利港码头的修建终于被执委会提上了优先位置。从工程量来说这个码头因为有一部分的填海工序所以比水电站更大但这里地势开阔方便使用各种施工机械而且技术含量相对较低施工起来反而比工程量较小的水电站更快。建设部的预计是在本月月底前就可以将三分之一的码头投入使用下个月就能基本完工。

当然由于目前的条件所限虽然新码头的坚固度和停靠吨位都大大超过了之前的临时浮动码头但终究还是以打桩和填石为主要施工手段需要不断地进行修缮。建设部打算等以后水泥产量能有保障的时候还是得将整个码头进行再一次的水泥固化翻修以减少日常维护的工作量。

当船终于靠上了码头之后移民们发现一群人排着整齐的队伍小步跑了过来随着一声哨响这些人齐刷刷地停下了脚步然后迅速在码头上展开队形形成了一个矩形的包围圈而包围圈的口子便正对着移民们将要登陆的栈桥。这些人身着花花绿绿的对襟短褂扎脚长裤头戴绿色短檐小帽左手持着一面直径约莫一尺二寸的圆形藤牌右手提着一根尺半长的黑色短棍。这群人虽然手里拿着的不是刀枪但举手投足却是有一股无形的压力散发出来让船上的移民们一时间都噤若寒蝉。

这一支被调来码头上维持秩序的队伍自然便是新兵营里待了一些时日的归化民士兵了。当然现在称这批人为“士兵”还为时尚早他们所接受的军事训练还远远没有达到军警部制定的军人标准现在顶多就是执行一下眼前这样的任务充当维持治安的防暴队或巡警执委会将以他们为基础来构建本土治安机构。而另有一批综合素质较高的人手则是继续留在了新兵营中接受火器训练和一些基本战术培训那才是真正的第一批归化民士兵。

“所有人排队下船到我们指定的区域内坐下等候安排不得大声喧哗不得随意走动!违者将以扰乱治安罪处以三日以上苦役……”码头上的大喇叭突然响了起来把正在下船的移民们吓了一条。有人东张西望地到处看想知道是什么人竟然会有这么大的嗓门隔着老远就得震得人耳朵嗡嗡作响。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