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文学
  1. 千千文学
  2. 耽美小说
  3. 天唐锦绣
  4. 第两千五十七章 势不可违
设置

第两千五十七章 势不可违(2 / 2)


“挨打要立正”这句话最初便是出自房俊之口如今在长安纨绔子弟当中广为流传许多时候被予以自嘲此刻由房俊口中道出足以见得房俊的态度。

李勣失笑:“你以为我在诳你?”

房俊自然不予承认:“是小侄心知君臣之别更有忠君之心。”

“呵呵”

李勣笑着摇摇头这小子滑不留手能够有今时今日之功勋、地位绝非幸至单只是这份面临困局之时没有慌不择路拽住一把稻草便不撒手而是依旧保持着的谨慎小心便不是一般人能够做得到的。

喝了口茶水他笑看着房俊问道:“你以为待到陛下知晓我与你私下相见之事会如何做想?”

房俊苦笑:“所以叔父何必害我?我如今已经被陛下虢夺兵权若老老实实听从旨意也就罢了或许念及往昔功勋尚能老一个闲散差事平稳度日只要稍有异动必然大祸临头。”

李勣看着他缓缓道:“既然你早知如此又为何径自前来?”

无论陛下的胸襟多么宽广对于臣下多么信任可当东宫柱石掌握着右屯卫、水师的房俊与李勣这样的人搅合在一起都必然心生忌惮从而采取必要之措失来应对有可能出现的危险。

而这种所谓的“措失”所针对的只可能是房俊绝不可能是李勣

房俊也坐直腰杆目光灼灼的看向李勣沉声道:“因为小侄要来看看身为帝国宰辅的英国公是否有一颗为国为民之心是愿意屈从于权威随波逐流还是志向不息愿意为了大唐江山以及天下百姓不至于陷入动荡之中而有所作为。”

除去心如铁石的李二陛下以及利益即得者但凡朝野上下的有识之士谁不知道易储不仅会使得天下陷入动荡更会影响大唐帝国以后每一任新君之即位?

李二陛下当初靠着“玄武门之变”登上帝位无论如今对外如何粉饰如何鼓吹当初李二陛下是怎样的身不由主但“逆而篡取”乃是无可争议之事实“杀兄弑弟、逼父退位”必将载入史册成为永远洗刷不掉的污点。

若是再太子未曾有明显过错之情况下坚持废黜储君无论扶立哪一个皇子为新的储君则大唐开国以来的皇位传承未有一次是依照“宗祧承继”的普世观来进行必将给后世之君做出一个极坏的榜样。

不是嫡长子?不是太子?

没关系只要你肯去争、去斗便终究会有一线希望逆而篡取

如此一来大唐的帝位传承便将陷入骨肉相残、兄弟阋墙的深渊之中不可摆脱每一次皇位传承都将伴随着腥风血雨残酷杀戮直至一点一点将帝国元气耗尽诺大帝国于内斗之中轰然崩塌。

他知道以李勣之智慧自然看得透未来但他不知道李勣会否愿意为了大唐的将来而去违背陛下的旨意。

果然李勣听闻这番话语之后陷入沉默慢慢的呷着茶水直至一杯茶水饮尽房俊执壶给他杯中续满这才缓缓说道:“正如你所言大势不可违螳臂当车实乃愚蠢行径。”

房俊面色如常但放下茶壶的时候手腕微微颤茶壶盖抖动一下发出微不可察的轻响。

心底失望在所难免。

时至今日能够挽救易储之事的大抵也唯有威望厚重、兵权在握的李勣若是连李勣也明哲保身易储之事再难逆转太子以及整个东宫的结局将会注定。

既然如此那你今日大张旗鼓的将老子叫来又所谓何故?

似乎感受到房俊心中的失望与不满李勣啧啧嘴似在品味茶水的回甘良久忽然说道:“大势不可违但其余之事未必不能去做。”

房俊不解:“叔父到底何意?”

李勣摇头不答叹息一声随意摆手送客:“好生想想我今日为何叫你来以及陛下对此会有何等反应想得明白最好想不明白便罢所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谁又能洞察先机、未卜先知呢?”

言罢居然起身径自离去留下房俊一人在书房之中。

房俊仔细思索李勣方才所有话语尤其是想到李勣问他陛下得知他们两个私下相会会有何等反应之时眼睛陡然亮了起来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