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文学
  1. 千千文学
  2. 耽美小说
  3. 侯门嫡女如珠似宝
  4. 第一百二十三章 殿试终
设置

第一百二十三章 殿试终(1 / 2)


王姒宝想了想,提起笔在纸上写道:

从百姓手里弄钱是要有限制的,那么为何不从那些从来就没有收过税收的地方入手呢?

这从来没有收过税收的第一个地方,就是世家、勋贵这些贵族家们的商铺。

朝廷明文禁止为官之人经商。

但是全天下当官的人真正没有经商的又有几人?

他们本身是不经商,但是打着他们名目经商的家人还少了?

就说他们和顺侯府,外面的商铺还少吗?但是这些商铺当中又有哪家是需要缴税的?

想想看,这不就是一个新的,也是最有效的增加税收的一个点吗?

既然朝廷明文规定官员不得经商,那么这些商铺就都不应该享受为官之人不用交纳各种赋税的优待。

因此,按照律法,只要是商铺就应该通通缴税。

那增加赋税的第二个地方呢?

当然还是由这些贵族出。

朝廷有明文规定只要是有功名在身之人,就可以享受到相当优厚的待遇。这也是寒门庶士拼死拼活读书的原因所在。

还是那句古话,‘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这完全就是给众位读书的人展开的一幅美好的画卷,让他们更有动力去读书。

但是这句话却绝对不是什么戏言。

现实是,当这些读书人考取了功名后,有一条最直接的福利就是可以免除一切赋税。

这样有很多乡里相邻的为了少交税,就将自己的田地挂到这些有功名人的身上。最后,本来应该是官府的税收就都跑到了这群人的手中。这群人也就慢慢开始有了自己资金的原始积累。

作为贵族们来说,他们更是占据了天下一半以上的田地。而且这些人几乎个个都有功名在身,因此这些田地就从来不用交税。

那如果要想增加税收是不是还是从这些从来不用交税的人身上下手,税收增加的才会更快?

答案当然是肯定的。

但是这些人大部分是掌管了天下事物的官员。他们要是不想交税的话,势必要联合起来反抗,那样的话,国家弄不好就得立马瘫痪。

因此,对这些人的田地缴税一事,只能徐徐图之才是良策。

王姒宝举例写道:

可以先收取这些人十亩田中的一亩甚至是二十亩、三十亩田中的一亩作为缴税基数。看在钱数不多的份上,这些人即使心有不甘,到最后反抗也不会十分强烈。

如果其中真的有反对强烈的,那不妨直接杀鸡儆猴。将反对之人按谋逆罪论处,看到最后还有几人敢再反对。

只要是有一点脑子的,也不会为了一点小钱就和皇家斗,最后弄不好还要搭上自家的九族。

等这些人缴税缴习惯了,到那时可以再将十亩、二十亩、三十亩田中的两亩作为缴税基数,他们是不是就不会有之前那么大的反应了。

当然,这个改革一定要先试点进行。最好就是先从一些贵族不是很集中的地方开始,再一点一点的扩大,最后再全国普及实行。

这样给众人心里一个慢慢接受的过程,后面就越来越好开展了。

林溪在纸上写道:我明白了。吏治改革是不是也可以先选几处试点,之后再慢慢推进。但是监管的问题到底要怎样解决才最好?

短时间内,林溪这个问题还是没想出好的答案。

王姒宝见他还在为这件事苦恼,遂在纸上写道:权利分散。

将管理权、司法权、军权等完全分开,并让他们之间相互监督。

只要权利不过分集中到一个人手中,这些人就不可能再明目张胆的做坏事。

当然这其中还有很多细节上的事需要慢慢整理、慢慢完善。

再有就是加强对这些人政绩的考核,最后让能者居之。

还有一点就是让这些人要经常调换执政的位置。不要让他们长时间的待在一处,不然等他们混熟了之后,势力越来越大。到最后各种不良风气就慢慢滋生起来。

最后,就是严惩违法乱纪之人,对其他人起到震慑的作用。

而且吏治改革的推行还要选好时间段。

最好的时间就是政局稳定或者是改朝换代那一段。

林溪在题纸上写道:政局稳定这点很容易理解,但要说到改朝换代是怎么回事?

王姒宝微微一笑,提笔写道:

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任何一个新帝登基都会重用自己的人,这是惯例。那么,在此期间发生人员上的调动是不是就是司空见惯的事?

这个时期便是精简过于臃肿的机构的最佳时机。

而且,在此基础上,不管拥护还是不拥护新帝的人,此时都会为了保住自己的乌纱或者想成为新帝的近臣而选择无条件的支持新帝。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