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文学
  1. 千千文学
  2. 耽美小说
  3. 汉世祖
  4. 第284章 军队得求稳
设置

第284章 军队得求稳(1 / 2)


紫宸殿饯行的那一百多官员并不是此番朝廷派遣地方肃贪除恶的所有人对于偌大的帝国而言一百来人实在太渺小了正常情况下连朵浪花都掀不起。

他们只是挑选出的骨干每个人刘皇帝还给他们配备一个专门查案团队并授予特权地方上也有相关人员的配合。

可以说过去几个月在洛阳城中发生的清洗整治更像是一场养蛊淘汰出庸劣之人培养选拔出一批能担重责、打硬仗的治贪除恶队伍整个大汉才是他们最终的舞台。

分遣诸道州也不只是简简单单一股脑儿地把人派出去到地方上折腾而是有计划、有节奏、有目标。几乎所有人在离京之前就已经得到了各方面的情报支持并至少有了三至五个明确的清查目标。

在皇城、武德二司的档案之中可保存有几十年积累的卷宗记录这些东西平日里放着也就放着真拿出来使用却也能保证一个师出有名有的放矢。

有这些东西打底专使们的调查处置效率也能得到保证不至于像没头苍蝇一般胡飞乱撞。除了现行犯罪一些疑案、错案同样在复查之列。

这就是一场轰轰烈烈的清算运动效果如何仍需时间检验需要成效来证明但刘皇帝是满怀期待的也紧紧盯着随时做好预防有弹压一切意外的准备。

刘皇帝自己也有所预感对地方的整治并不会顺利毕竟天高皇帝远他整治勋贵大臣容易换宰相都是一句话的事相反对于那些一般的地方官僚反而需要更多的耐心以及更强大的决心。

但即便有阻力重重该做还得做。刘皇帝心里也清楚这只是一个封建帝国自我改良的一种激进暴力手段并不能常用对国家有多少实际好处又是否真能延续国运实则并不明朗。

不过比起什么都不做他宁愿做出些尝试。对于自己的身体情况刘皇帝多少有些数的也不得不承认在最后说不准多长的统治时光里他也只能尽力为后继之君清扫些障碍为他一手创建的大汉帝国去去腐肉哪怕再维持二三十年的健康也终究是有意义的。

而由于那大理寺丞朱博在殿上的不堪表现刘皇帝对于那些选拔出的“精兵强将”心中也打了个问号因此在他们出动之后又另外秘密安排了一些人任务就是监督调查这些查案的人。

在清除弊政的过程中新的弊端往往随之产生甚至是实时的刘皇帝太清楚这一点了因此也不得不多留个心眼。

枢密院每有大事之时刘皇帝总是喜欢驾临这里是全国的军令中心一切军事命令的发源地。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枢密院早成为一个庞大且复杂的系统诸部、司、房、监、令使职能陆续完善甚至显得有一些臃肿。

几十年来军事系统内部权力分散山头林立但整个军政系统却是在不断壮大而作为他们头头的枢密使虽然一直有来自刘皇帝的压制以及政事堂的打压但其在朝中的地位始终是超然的。

过去宰相换了一茬又一茬有些时候刘皇帝还需考虑大臣们的想法综合各方建议唯独在枢密使的任命上从来未和文官们商量。

到如今不论朝堂如何风云变化由枢密院总理的军政体系总是不动如山的。枢密院或者说全国军政管理早已是自成体系。

当然为了避免其失控刘皇帝也是费尽了心机给其套上了诸多枷锁政事堂同样也多有钳制比如在财政以及一些辅助性事务上政事堂还是占据着主动权只是正常时候不会交恶出现“府院之争”。

枢密院的运行是越发像一座精密的仪器了军事政令追求高效也强大纪律虽然无法避免出现一些官僚的弊病但总体而言风气还是要好一些的。

从刘皇帝当国以来虽然大收军权约束将帅把军队牢牢置于皇权之下但实则就像在调教守户的鹰犬为了看门护院因此爪牙依旧锋利着。

至少还没有出现过由文官掌军的情况每一任枢密使都是具备丰富战争经验并且具备统帅协调能力的大将这个习惯一直沿用至今。

懂兵者掌军这也是几十年下来大汉的军政军队很少出现大变故的原因之一。至少从表面上看军令系统中的腌臜事要少得多毕竟军法森严动辄杀头比起文官系统要严酷得多。刘皇帝此前便说过倘若连军队都腐败了那帝国就危险了因此过去对官民的治理、量刑轻重是有个波动起伏的而对军队从来都只有一个原则从严治军军法如山。

刘皇帝进入枢密院时一切都井然有序不过他的到来显然影响到了正在办公的僚属们。刘皇帝则如常让他们各归己职不要管他然后便直接前往去找潘美。

枢密院地方是很大的公房也多换做不熟悉的人乱入是会迷路的当然更有可能是被当作奸贼抓起来擅闯枢密院也是杀头之罪即便受令前来的军官职吏也是不敢乱走乱动的。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