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文学
  1. 千千文学
  2. 耽美小说
  3. 将军好凶猛
  4. 第一百四十章 新旨
设置

第一百四十章 新旨(2 / 2)


汝水沿岸大部分平原地区名义上都隶属于楚山也有着数以百万亩的肥沃良田但楚山目前只能任其荒芜更多是组织军民对临近大复山、金顶山以及灯台架山的坡岭区进行屯垦。

因此就现阶段而言易为敌骑渗透袭扰的汝州盆地对楚山没有太大的吸引力但两侧广袤的伏牛山、箕山山地价值则更大。

当然前提则是楚山军在汝州城以西以庇山为核心建立稳固的防线。

…………

…………

朱芝随同其父朱沆返回建邺复旨旬日之后他又单独携带新的圣旨赶来汝州。

大半个月朱芝都在马背上渡过令粗习武技、自诩骑术过人的他人到庇山叫侍卫搀扶下马来连脚都站不直溜大腿已被马鞍磨得血肉模糊鲜血从袄裤渗出。

“什么要调左骁胜军前往襄阳休整?”杨祁业听朱芝宣读过圣旨一时间怔站当场费解的朝徐怀看去。

“陛下与诸相这是怎么意思难不成楚山军任劳任恕就要承担一切?”从舞阳赶来汝州协助徐怀处理汝州军务的徐武江以及王举、王宪、唐盘、史琥等统兵将领这一刻也都是极其不解甚至都感到非常的气愤。

不要说楚山诸将了杨祁业及杨耀宗等左骁胜军诸将以及汝州官吏旬日来也都以为徐怀节制蔡汝两州、左右天雄军及左骁胜军抵御京西、河洛之敌是理所当然之事。

杨祁业子承父位接任左骁胜军统制没有出乎众人的意料但众人万万没有想到朝廷并没有令左骁胜军留在汝州接受徐怀节制的意思反而将其调往襄阳休整归由襄阳留守文横岳统领。

左骁胜军虽然在之前诸战中受到重创但强军的底子还在并没有被打垮掉。

大批老卒以及精锐武吏经历血与火的考验斗志越发昂扬只要及时补充新卒进去再经过一定时间的休整、操练恢复到汝阳失陷之前的战斗力只是时间问题。

左骁胜军倘若留在汝州在经过充分的补充、休整之后楚山将直接掌握四万五千余精锐战力再加上操练有素的地方兵马对抗京西、河洛之敌勉强还是能承受得住的。

现在朝廷要将左骁胜军调到襄阳休整楚山所直接掌控的精锐战力顿时间缺掉一大块这时候再想独力去扛京西、河洛之敌施加的压力难度之大就可想而知了。

徐武江、王举、周景、王宪、唐盘、史琥、乌敕海等将第一念头就是想着朝廷并不想将左骁胜军置于楚山的掌控之中有意限制楚山实力膨胀得太厉害才会在如此严峻的形势下执意要将左骁胜军调走?

徐怀一时间脸色也是阴晴不定沉默端详手里的圣旨。

“……”看到王宪、唐盘等将都有些沉不住气史轸问朱芝“除陛下手谕外胡公与朱沆相公可有什么话捎来?”

“只有陛下手谕。”朱芝只是负责传旨他自己对建继帝竟然决意调左骁胜军前往襄阳休整也感到非常的费解但他也不清楚建继帝召集诸相廷议是如何作出这样的决策的。

“陛下如此安排或许是迫不得已我们当体谅陛下的难处……”史轸朝徐怀说道。

“史先生是说唯有左骁胜军南下襄阳郑怀忠才会奉旨统兵前往淮南参战?”徐怀眉头微扬问道。

韩圭也赞同史轸的猜测说道:“陛下是不是如此想我们只能猜测毕竟这种事不能落诸笔端的!”

徐怀闭眼想了片晌睁开眼看向杨祁业说道:“陛下运筹于建邺我们即便一时难以理解也当奉旨行事……”

有时候事情可能比想象中还要简单。

楚山此时是可以“将在外、君令有所不授”拒绝朝廷将左骁胜军调往襄阳休整但随之而来郑怀忠必然也会找寻种种借口拒绝紧急出兵淮南参战。

朝廷将左骁胜军调到襄阳休整这一步极其非常的微妙:

一方面这可以说是限制楚山实力扩张太快可以说淮上及汝州在朝廷整个防御布局上的地位进一步下降。

这应该是周鹤、高纯年以及顾藩等人所极力推动的事建继帝需要向他们做一些妥协。

另一方面左骁胜军调往襄阳实际上是将郑怀忠所坐镇、驻守的南阳放到左骁胜军与楚山军南北夹峙的微妙形势之中。

倘若朝廷在淮南战场上遭受重挫不能成功解寿春之围肯定是没有能力去动郑怀忠的甚至还要加倍笼络但倘若朝廷在淮南战场侥幸获胜郑怀忠就需要认真的想一想朝廷到时候要追究他抗旨不遵、拒绝出兵的罪名他还有多少挣扎的余地。

这或许是建继帝得知杨麟死讯之后悲痛与震怒之下展露的獠牙……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