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文学
  1. 千千文学
  2. 耽美小说
  3. 将军好凶猛
  4. 第二十九章 凭风好借力
设置

第二十九章 凭风好借力(2 / 2)


“蔡铤遣人赶往桐柏山刺杀王相却是毫无顾忌因为他知道事情得成史书只会记载王相遇匪而死与他蔡铤无关。王相太顾惜羽毛终究是斗不过蔡铤这些人的。而大变将至王相还自缚手脚何以兼济天下?”徐怀肃然说道“就拿眼下这桩事来讲岳海楼、郭仲熊以及岚州诸多将吏他们是确信这一切皆是王相所谋但他们从此之后是将王相当作奸佞看待呢还是在王相你面前行事再也不敢像以往那般肆无忌惮?难不成王相真就甘愿困于小小石场之中一味的忧国忧民而没有实际的行动?”

虽然徐怀早就在他们跟前不再掩饰内心的真实想法但他这番虎狼之言也是叫卢雄暗暗震惊。

王禀这辈子养成的心性当然不可能是徐怀三言两语就有枭雄一般的性情但在当前的形势下他又不得不承认徐怀说的这些话无法反驳苦笑道:“我这辈子都快活到头了却是不如你看得透彻。”

徐怀想要做很多事情特别是将来收编桐柏山寇离不开王禀的鼎力支持这时候就要尽可能的说服他打破心里的种种顾忌跟自我束缚说道:

“契丹人在其西京道云朔等地防

御是空虚短时间内调不来援兵但我大越兵马并非没有隐疾。王相穷究手段也是为尽人事为何要问心有愧?退一万步讲即便伐燕战事能一切顺利我大越也能据阴山、燕山建立防御线但他日赤扈人兵锋如洪流南下王相真的就能放心将大越社稷都交给蔡铤、王庸戚之流掌控自己寄情山水?”

“好吧好吧你小小年纪却是牙尖嘴厉得很我说不过你”王禀举手告降说道“你说说心里到底是怎么想的又或者大变之局将至我等当如何应谋……”

“欲谋其事必掌权柄”

徐怀说道

“岳海楼、郭仲熊此时能够退让一是伐燕在即他们耽搁不起;同时也恰恰是伐燕在即他们认为十数万禁厢军及乡兵都将云集岚州此时便是任凭王相掌握石场诸事也难有什么作为。然而这恰恰是我们有作为的地方……”

“怎么说?”王禀问道。

“王相流贬唐州无官无职蔡铤却不惜冒险遣人刺杀还不是忌惮官家心里念着王相?我不知道王相当初怎么就触怒官家捞到一个不恭之罪流贬唐州但王相要能主动找官家服个软我想官家即便不会马上就宽怨王相受制于朝堂的形势更不可能立时召王相回京但心里多半也会暗爽。而只要官家心里确实还念着王相我们才能有作为而不是稍稍放开手脚谁能来训斥、约束我们!”

当世在防范官宦擅权可以说达到有史以来的一个极致。

大量的权力机构既无定员也无专职官职也严重的名不符实很多重要权柄都是依赖临时的差遣执掌。

这么做的好处就是权力随时可以收回能防范权宦坐大但说到弊端其一就事权混乱。

这种格局这时候却能给徐怀浑水摸鱼带来极大的便利。

伐燕战事将启岚州沿恢河往北极可能是主攻方向到时候这边也必然是将吏云集。

王禀所任岚州石场监当看似职浅位卑但王禀身为前御史中丞倘若诸多将吏又知道官家心里还念着王禀就不可能真将他当作小小的监当官看待。

也唯有背靠这样的王禀他们这一营看似微不足道的厢军才有可能在混乱的战事的获得最大限度的主动权甚至可以不从乱命。

要不然五百囚卒就算是编入厢军又有什么资格跟郭仲熊、岳海楼这些人物玩?

更不要说战事开启之后极有可能更为重要的蔡系重臣过来主持战局;蔡铤本人都有可能直接携旨抵达岚州督战!

而在五百囚卒内部此时也唯有借助王禀才能形成一定的凝聚力。

郭君判、潘成虎、杜仲、孟老刀他们几个还心怀鬼胎且不去说了王孔、燕小乙、沈镇恶、朱承钧、袁惠道、许忠等人也要叫他们相信追随王禀未来有飞黄腾达之时也要叫他们相信他们做的一切事情都有王禀撑腰兜底。

要不然的话随军出征正常的执行军令他们会听从指挥行事但真正要跟岳海楼、郭仲熊等蔡系将吏所下令的乱命对抗他们心里就不会迟疑、犹豫?

进入战场之后没有足够的心理支撑可不是普通的胆大妄为就敢违拧军令的。

常言谓“凭风好借力送我上青天”哪怕王禀此时写一奏折压根就不可能送到官家手里极可能会在某个环节被扣下来但徐怀还是需要王禀写这封奏折还要叫路司及岚州大大小小的官吏都知道这事……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