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文学
  1. 千千文学
  2. 耽美小说
  3. 极限警戒
  4. 2100节 圣人之治
设置

2100节 圣人之治(2 / 2)


沉约提醒道:“过程就如花开花落落红入泥泥护花开。”

完颜娄室感慨道“听沉先生一说人生似乎全无意义?”

“并非如此。”

沉约摇头道“你认识了人生不过是段过程你就会减少对这段过程的贪执从而寻找更有意义的人生。这就和修行般去除五蕴遮掩绝不意味着让你厌世而是让你不再受到五蕴的摆布看得更清楚才能更好的进行你的人生。”

天涯赞道“若是世人都能理解你的说法那这个世界无疑会好转许多。可惜的是……这般简单的道理他们却始终不能听懂。”

沉约沉吟片刻“萧布衣明白生命不过是个过程那他就不会执着的想要留存什么。”

执着是因为认不清当你一件事情的前因后果看得清楚明白你如何还会对其执着?

“正是如此。”

天涯感慨道“孙思邈认为萧布衣是个极为清醒、不执的帝王这才将自己的想法说给萧布衣听。孙思邈认为无论任何制度最关键的不是形式而是首脑的清明!”

沉约赞道“的确如此。”

他对孙思邈的见解由衷赞同一个人头脑不清自然陷入五蕴泥尘不能挣脱同理可知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甚至整个世界都要有个清醒的大脑来调度运作。

在沉约那个时代西方的人人民主更像个笑话这世上绝不是三个臭皮匠就可以顶个诸葛亮而是太多臭皮匠只能将世界推入混乱的深渊。

你如何能希望诸多分裂的人奇迹般有个一统的看法?

而以某某的名义更像是哗众取宠混乱的世人会有什么名义?他们自己都不清楚。

老子对此早有清楚的论述——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常人一听此语就将老子打入愚民的行列认为老子是丑陋的代表。

事实真的如此?

大谬不然!

老子强调是圣人之治!

圣人之治中真正的大脑自然是圣人。治理中所有人前行的途径是由圣人来策划。

这种管理不比乱糟糟的各种意见要明智百倍?

虚心实腹是强壮其体魄弱志强骨并非弱智而是凝聚其精神。

佛渡有缘人可有缘之人有智力区别有六祖听《金刚经》中的一句就幡然醒悟自证自修终成大道也有人一辈子诵读《金刚经》却是更增痴行。

对于实在不聪明的人释迦如何处理?释迦不是让其“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而是让其维系一念。

一念可是咒语、可是善心可是清明……

只有等这人通过此行削除杂念后精气神才会增长方有领悟的可能。不然你一天有千万个念头就足够拖垮你的意志身躯。

神经病从来不是想的少而是想的太多!

老子的方法同样如此。

你如果太笨那就照着圣人的引领做好了。虚心为无知弱志为无欲等你无知无欲后精气神大涨才有领悟、验证、甚至超越圣人之行的可能。

可惜老子提及的“智者”却以为得窥天机以不清楚、满是欲望的头脑愚民纵欲来蛊惑世人那早就离圣人之治远矣!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