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文学
  1. 千千文学
  2. 耽美小说
  3. 退出体育圈后我成了厨神
  4. 53、第 53 章
设置

53、第 53 章(1 / 2)


从苏白给出训练方案的第二天起,国家队400米项目的分组也开始进入了正式的赛前训练循环。

前一天,苏白在给出训练方案的同时所留下的目标和赌注都掷地有声地留在400米项目的这些选手们耳边,让队里的选手们心中免不了忐忑怀疑但又隐隐地期待。

几个相熟的选手私底下也一起讨论过——苏白给出的训练目标到底有没有可能?B市队里的郭盾还悄悄找到王挺,打听苏白的这个训练目标到底是不是认真的,结果得到的答复就是王挺让郭盾自己去看看苏白之前带的3个选手的成绩变化曲线。

苏白之前带的3个选手的成绩变化曲线?

那他们挺熟呀!

不就是邱文、胡力还有张伟吗?

那他们的成绩变化曲线……郭盾、张子义还有林川几个人一回顾,立刻就想到了张伟、胡力两人在苏白的指导下,和邱文一起包揽了Z省大奖赛400米前三的这件事,受害当事人郭盾那可就正在当场呢!

而张伟、胡力原本是什么水平,被苏白指导后,又是什么水平呢?

那两位原来可是48秒开外的常客,个人pb都没闯进47秒60的,可是在苏白指导训练了约1个月时间后,成绩直接飙到了47秒50范围以内,远超原本的pb,并且在后来亚运选拔赛上,两人的成绩也又有大幅度的进步。

可以说,苏白是以一己之力,让两个原本常年成绩徘徊在48秒开外的选手,一下将个人的常规水平提升到了47秒50以内。

想到这里,郭盾等人又忍不住想到——那如果是自己获得这样的进步幅度呢?

从48秒开外,可以一下迈入47秒50以内的世界,那他们这些凭借自己的努力可以跑进47秒的选手,要将成绩稳定在46秒50以内,似乎也并不像预想之中的那么困难?

怀抱着这样的猜想,这些暗中交流的选手们都咬咬牙,决定接下来这一个月拼了——实在是今天的那个练习赛对他们的刺激也确实太强了,让他们都没有了任何逃避的余地。

既然他们的教练苏白这么说,那他们就这么相信试试吧,毕竟,就像苏白说的一样,这个尝试对他们而言,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第二天,以张子义为首的选手们也见识到了苏白的训练手段。

苏白的训练习惯确实与王挺又或者他们所经历过的其他教练员完全不同,除了要求他们在训练期间换掉专业跑鞋,换上运动鞋之外,对于他们的训练时长也没有明确的要求,只是规定他们必须保质保量地完成训练计划上的一系列训练项目。

对邱文来说,除了换掉跑鞋让他不太适应以外,别的要求都是苏白的老习惯,边上的其他选手在看到邱文听话乖乖地去训练后,也都没有多说什么。

包括李俊豪在内,这些新加入到苏白手下的国家队队员,对于训练都有一种报复性的积极心态,前一天的练习赛中还有苏白的训话所带来的刺激都还留在他们的心里,此时不论是因为怎样的原因,训练场上的每一个选手在面对训练的时候都格外地认真。

国家队的训练场上,除了各位选手之外,还有4名助理教练随时待命,帮助运动员们进行一些需要辅助和从旁观察的训练项目,作为主教练的苏白和副主教练的王挺则站在训练场边,观察运动员的训练和技术动作是否符合计划中的标准。

除此之外,在运动员的训练计划之中,也有分时段的技术调整课程,这种时候,主教练则需要全程一对一地盯着当前课程的运动员,保证与运动员能够在相应的技术调整课程之中得到教练理想中的技术调整效果。

看着赛场上选手们拼命的训练状态,王挺颇有些感慨,他转头低声对苏白道:“苏教练,你的这个计划,远的不说,这些选手现在在训练的时候可比以前用心多了。”

倒也不是说过去的训练中这些选手会划水,只是这训练的状态和劲头王挺还是看得出来的,现在训练场上的选手们,比起过去,感觉那就是憋了一股劲儿在心里,想要通过训练切实地获得进步,再一次证明自己的实力。

苏白对于选手们当前的训练状态也算满意。

这几天,在训练计划正式地开始执行之前,他就已经全天候开启了“教练员跟踪训练模式”,并且因为他在系统中的教练等级已经升到中级,所以这个跟踪训练模式给运动员们带来的训练buff提升数值也比过去要高了不少。

除此之外,他在这些选手中,一开始就选定了张子义和李俊豪两人,总共消耗了480点声望值绑定了两人的动态身体状态分析。

只不过,在前几天的适应性训练里,张子义和李俊豪两人的数据都可以直接反应出两人还有点不在状态,特别是李俊豪,明显并没有打算认真对待那些不在教练计划中的训练内容。

今天则不同,张子义的专注与投入状态就不必说了,李俊豪在今天的训练中专注度也极高,不论是训练计划中的哪一块内容,哪怕他脸上明显带着不爽,也都全力完成了。

看到这里,苏白也微微松了一口气。

事实上,虽然邱文并没有察觉到什么不一样,但是苏白现在给选手们的训练计划和过去其已经有所不同。

从他正式晋升为中级教练之后,除了’教练员跟踪模式’的效果得到提升之外,他也获得了新的名为’属性提升’的能力。

所谓属性提升,并不是凭空提升运动员的属性能力,而是身为教练,他可以在观察运动员的个人属性缺失之后,在常规训练基础上,为运动员制定新的单项训练计划,如果他为运动员设计的单项训练计划能够通过系统判定有效的话,那么经过一定周期的合理训练,就可以为运动员稳定提升自己的某项基础属性素质或能力。

其实,这个所谓的’属性提升’在苏白看来,就是常规教练训练计划中的诸如’力量训练’、’耐力训练’等,但是在系统的辅助下,苏白的计划制定可以做到更加细致的分类,并且确保只要运动员能够按照训练计划的要求高质量地完成训练项目,就一定可以达到训练目的。

自从发现这一点之后,苏白基本是用爆肝模式拟定了针对国家队这7名400米选手还有崔洛恒的附加单项训练内容,希望在尽可能地梳理出他们原本应有的实力之外,再对他们的部分单项属性做一些提升。

只是,这些单项属性点的获取并不容易,这一次的集训周期,到雅加达亚运为止,时间不多,如果想要让运动员们成功通过单项训练获得自身基础属性的提升,就必须保证他们能够高质量地完成训练内容。

所以,苏白在这个阶段,并没有足够的时间可以慢慢地获得这些运动员们的信任,让他们能够令行禁止。

这也是苏白之所以在训练起始阶段加入了’练习赛’这一流程的因素之一。

从整体的训练正式展开之后,运动员们开始完全按照苏白的计划在进行整体的训练,而这8名选手之中,除了邱文之外,作为400米的接力队员,剩下的6位选手都还有一个单独的接力训练课程。

除了张子义、郭盾、林川外,李俊豪、周旭、张畅等3人还需要额外竞争接力队最后一名正选队员的资格。

按照过去国家队的习惯,张子义会作为一棒,用他自身的400米实力尽量为后续的队员减少追赶的压力,林川和另外一位随机选手则尽量保证在中间两棒不要落后过多,郭盾作为最后一棒,要尽可能地在最后完成追逐。

在王挺向苏白询问今年的4*400米接力选手棒次安排时,苏白则在除了张子义之外的名字上都画了叉。

“苏教练,你这个意思是?”王挺有些不太明白。

苏白指了指剩下5个选手的名字:“在这次训练的第20天,会进行一次队内测试赛,到时候,郭盾、林川、李俊豪、周旭、张畅这5名选手,根据最终测试成绩,直接选拔前三人作为接力队正选选手,其中成绩最好的一员作为最后一棒。”

?!

从这些天的操作,王挺就知道苏白看起来年轻好说话,但是实际上莽得很,但是他没想到苏白这么莽,就连接力队的构成也打算直接调整了。

苏白则对此十分平静,他解释道:“这一次的训练结果,我们追求的是接力队成绩要达到3分05秒以内的稳定成绩,而接力队中的这6位选手,每一位选手对于传接棒的技术以及和队友传接棒的默契都已经相对足够了,既然如此,那正选选手当然要选择其中成绩最好的成员。”

“呃……”

苏白的话很有道理,王挺一时之间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他又犹豫了一下,道:“可是只看那一次的测试成绩,是不是不太合理?”

苏白想了想,道:“王教练你说得对,选手们平时的训练状态和训练项目的达成质量也会被纳入考量,到时候如果选手的成绩和预想之中的出入较大,会再结合平时的训练完成质量进行考评。”

“那……接力队员的选拔方式就这么定了?”

苏白点点头:“嗯,就这么定了。”

王挺没有再二话,咬咬牙,直接就按照苏白的决定,把这些消息告知了目前的这些国家队队员。

听到王挺传出的消息,原本的两个接力队固定队员郭盾和林川不由得苦笑了下,不过这些日子以来,他们早就知道邱文口里像个天使一样的’小白’到底是个怎么样的人物,于是都没想着再去跟教练抗议什么,而是转头就开始更加认真地训练了起来。

而对于周旭、张畅两人而言,苏白的这个决定也大大提升了他们被选为正选接力队员的概率。

一时之间,田径队400米项目组的训练氛围又更加地热火朝天了起来。

对于苏白的一系列训练方案和指导,执行得最彻底的一位当然还是邱文,他原本就是对于训练极为投入、认真的选手。

苏白的训练方案已经不需要甚至是禁止队员们无意义的加练了,那么邱文就换了个思路,将过去对于加练的热情转换成了高质量、高标准地完成苏白的训练项目。

队里另外一位将苏白的训练方案执行得最彻底的运动员则是李俊豪,他对于苏白的感觉当然是不爽和愤怒的,但是那天苏白的对话激起了李俊豪赌气的心态,他就打算看看,自己如果保质保量地完成苏白交代的训练任务,到底能不能像苏白说的一样,将成绩稳定在46秒50之内。

正是抱着这种赌气的幼稚想法,再加上自身确实有着较好的天赋,李俊豪的训练成效反而紧紧地咬在了邱文的身后。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