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文学
  1. 千千文学
  2. 耽美小说
  3. 男配他变了[快穿]
  4. 93、封神(番外五)
设置

93、封神(番外五)(2 / 2)


其实在很久很久以前,久到天地之间甚至没有生灵时,金灵就见过他。似真似幻的人影徘徊在海域悬崖凛冽的风中,永远的,直面着东方海域。

那人站着的石崖,因灵宝初生的日子里盛产紫芝,后来被称为紫芝崖。天地变换,紫芝崖荒芜散尽之后,海水上涌,深谷成为了海洋。

在碧游宫建立前,他存在的目的之一,似乎就是为了等待碧游宫。

金灵在天地间畅游修行之时,曾经偶然看到过他面对东海时的神情。那时候,尚未修成灵识的金灵隐隐有一种感觉,只恐怕有朝一日,他要将东海翻覆。

那似乎恨不能海水逆流,恨不能令东海永作桑田。

金灵以为,帝辛总要将此念付诸实践。

于是一年又一年。

时如逝水。

久到鸿蒙变换,圣人得道,女娲造人,天界新立,久到金灵快要以为,紫芝崖所见到的那个眼神,只是她未得道时神思漫游天地所臆想出的一个幻觉。

直到天界选收界徒,选到了碧游宫。

广袖流襟的圣人立在金光紫霞交错的天际代表天道宣布新的规则。碧游弟子入神册,临仙班,记入天庭。

一旨便要断绝鳞角羽族天机。

帝辛站在碧游宫长阶前,听他讲完,神色平静,不为所动。

天光大道威严肃穆,弟子们道心躁动,以为从此刻便是碧游断绝之日。

“如何?碧游,应是不应?”

威严的道声传彻东海整片海域。试问世上何人敢违逆天地之理?

元始天尊亲至,本也是为顺天应时,推演乾坤所见,碧游合该有此结局。

答案是碧游宫前劈来的一道剑光。

云际氤氲的紫气顷刻七零八落。

“你!”元始天尊愠怒,即使未曾因那道剑气受伤,但此举无疑是对天地的亵渎。

帝辛的声音低沉而平缓,分毫不像是前一刻才劈出削骨断筋一剑的人的心境,“答案,阁下清楚了吗?”

衣袂飘摇的圣人微有愠色,“道友逆天而行,莫不担心来日因果加身,身死道消?”

不像是寻常求道者提起天道因果时忌惮不安,他平静的令人诧异,缓缓道一句,“那又如何。”

元始长眉一皱,“如今日本尊必要碧游皆登天为神呢?”

青萍剑刃倒映出帝辛漠然的表情,久而,他缓缓露出一抹笑容,淡淡瞥了云端密密麻麻充门面的低等神将一眼,“不如一试。”

“……”

双方陷入僵持。元始看着海域那片小岛上不断聚集在碧游宫前势要鱼死网破的花鸟虫鱼们,心下盘算。

碧游宫的气运不足,已见衰颓,但碧游宫的主人却不是。

他是没有过去也没有未来的灵。在道祖讲道时就已经存在。

他是被天地拒绝的一部分。

元始并不能看透,帝辛是否已然成圣。

不过,逆天而行,终究是要付出代价的。他倒要看看,一无所有的灵的气运,能弥补已不该存在的碧游宫多久。

凛冽的海风携裹无法掩饰的杀机,一触即发。

神界退却。杀气消隐。

挡住必然天机的人,面对圣人与天道,站在碧游宫前,持剑,身后是无数或化形或启智的新灵。

那一日,金灵恐穷尽此生也无法忘怀。

距离宣神册时,又已千年。

无论天地是否希望碧游宫存在,亦或碧游之主是否还在,它都依然屹立在金鳌岛上,任神魔势力消长,却永无改变。

乾坤推演明明预示碧游气数已尽,但事实上那却成了许多生灵梦寐以求的洞天福地。

事态发展与推演之术不符,元始亲自去了一次,却发现此地福缘深厚,与命轨预示的完全不同,甚至龙族也与其牵绊颇深。

龙王外出布雨,三太子上天述职,是东海敖瑨接待了这位圣人。

“天尊仙驾光临,东海当真是蓬荜生辉啊。”

元始也不含蓄,“龙子以为,碧游如何?”

敖瑨淡笑。作为碧游宫近邻,或许除去当事人外,再无他人比他更清楚碧游玉虚明争暗斗了。他已见过了帝辛留下的影子,也重新将明魄带回了碧游宫。

“算来碧游之主销声匿迹已有千年,可碧游道法蒸蒸日上,毫无衰微之势,也难怪天尊疑惑。”他为上座的天尊添了一盏清茶。

元始正襟危坐,闻言皱眉,“帝辛果然不在?”

敖瑨点点头,旋着青玉琉璃杯笑问,“今日天尊过金鳌岛,可曾发现不同之处?”

元始轻哼了声,“违逆天命,不自量力。”

不论帝辛以哪般手段蒙混天道,都不过竭泽而渔,终将毁灭的更加彻底。

“可是,天尊却见,碧游功德无量,福缘深厚,是天道庇佑之贵土。”

“……”

敖瑨起身,恭恭敬敬俯身行了一礼,“小子欲请教天尊一问。”

“于天尊而言,玉虚一脉与大道,孰重孰轻?”

“吾主教化众生,欲以人族以仙缘,玉虚宫不过是外物显化,自然是内中教化之意更为重要。”

“是。但帝辛不同。”帝辛虽为碧游之主,却不像碧游教义所提那般以有教无类为道心。敖瑨隐隐看的出来,帝辛仅仅是对碧游负了些责任而已。在那位宫主眼中,恐怕碧游宫与覆灭的商王朝并无太大区别。不同仅在于,他有心保碧游,而无心保帝位。

比邻千万年,他也看不透帝辛。

明魄有救世之功德,足可令凡人入圣身。帝辛作为明魄的有缘人,却能毫无犹豫将之用在碧游宫……明明也是求道者之一,可种种迹象又表明此子对超凡入圣并无兴趣。他不求道,而又传道,是个极其矛盾的人。

元始沉吟不语。此言之意,帝辛心中,碧游存在重要于教义有教无类?良久,他不禁轻嗤了声,“看来也不过目光浅薄之徒。”

提出有教无类而与阐教并立之人,他还以为这一对手心境澄明志存高远,如今看来,也不过尔尔。

有道义在,一个碧游宫覆灭,还能再创千千万万新的碧游,而保留碧游宫而忽视道义,一旦如今的碧游覆灭,那便是彻底断绝道统。

敖瑨长长吁了口气,叹道,“天尊见谅,以小子之见,世事无常,此事却也未必。”

“世事虽无常,天道却有定数。”

“只可惜小子不通天命,只得待来日结果。”

此言无非便是不信,继续观望之语。

元始天尊也不动怒,只慈善笑道,“却也不错。来日方长。”

可惜直至合道,元始也没能证明对方是错的。万千道则中,他并不能找到帝辛。元始一向顺应天理,可碧游之主却桀骜不驯背天逆时。

似乎他一直视为大敌的碧游宫的那个帝辛,从未存在过。

作者有话要说:五更~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