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文学
  1. 千千文学
  2. 耽美小说
  3. 女尊之渣女难为[快穿]
  4. 86、汾河湾
设置

86、汾河湾(2 / 2)


“发一个吧。”阿光笑意盈盈。

顾影才瞥他一眼,他又赶紧一脸认真:“真有事儿。”

“真的?”语气里只剩下一点点动摇。

只有这?时候,她脸上才有昔日那书呆子的印象。

阿光多希望她还是当年那个中学生啊。捧着书,坐在楝树下面读着,不知不觉里,沾了一身浓浓的花香和阳光。晚上拎着她新买的暖瓶,一起在热水铺子排队,小声说着学校的传闻。

若是没有什?么戏神仙,多好啊。

“我又没说不去,怎么就这副样子?”

耳边,她的声音放柔了,脸颊也被她的手轻轻抚了一把。他才展开眉头,把眼光从幻象里收回来,重新定在她的脸上。

“没什么……”他轻声吸了吸鼻子,“就是……想你。”

“刚才说过。”顾影提醒。

“是吗?”他不在意,“我怕你觉得轻佻,不当?真。”

“咱俩之间,这?算亲近。”顾影笑着,捏了一把他颊边的软肉,“别多想了,我不会再让巩季筠欺负你的。今晚一定?去,电报也一定?发。放心,啊?”

阿光一笑。

这?会才觉得,自己真是怪怪的。本来说两句就能走,怎么就流连着,腻歪得过?头了,一点也不爽利。

“那你先?忙着,我走了。”

顾影退出缝隙,把他也拉到阳光下:“叫我的车送你。”

阿光摇头:“不了,你这?是防卫所的公车吧?别私下用,回头别人知道了,对你不好。”

顾影正想笑他过?分小心,却见他脚步轻盈,一扭身就从她身边走了过?去。

她心里莫名地欢喜,大声了些:“路上慢点!”

阿光转头一笑,拐过?了街角。

//

这?次回程,阿光才发觉,戏神仙的平州城,并非他想象中的一所大城市,而是由小小的分块组成的。

他刚拐过?街角,就发觉自己正站在饭店附近的电车站。背后,那有轨电车载着欢声笑语,轰隆隆地开走了。

“哦,原来我是坐电车去的。看?来,防卫所距离还挺远的,只是路上这?一段没人计较。就像我们戏台上那样,跑个圆场,就等于走了十万八千里。”他自个儿瞎琢磨。

再琢磨今天的戏码,这?《汾河湾》的柳迎春,久别重逢的心境,恰和他现在的情状有些微妙的相似。

下午串戏的时候,他就琢磨了些许细节;傍晚到了台上,眼看顾影坐在下头,他心里一高兴,把手脚放开了。

虽说他从前做派轻浮,可毕竟占了个年轻俏丽的优势,并不讨嫌,台下倒想看看?他如何演绎,有什?么风格。

真的开了锣,还真不一样。

乍看?做工并不十分工整,老戏迷们心里都有些嘀咕。可又看了一会,心里都觉得,这?说不上是短处,倒更符合戏中之人的命运。

这?一折戏,原本就很容易和《武家坡》混淆:一样的苦守寒窑,一样的妻夫相遇不相认,一样是怀疑和解惑,生旦之间诙谐口角。可阿光只在细微之处稍稍打磨,就愣是演出了柳迎春那隐隐的乡野出身、小家子娇气,和从前之人不大一样。

台下都不确定了:“这?是因为他自己的出身,还是他琢磨过?这?戏的做派,有意为之?”

但不管怎么说,今天这出,看?得值回票钱。

谢幕时,阿光深深一礼,台下就掌声不绝。直到他下了台,还有好些人喊着,要?他返场。

时间还早,尚不到入夜的时分,戏楼账上的花束已经销售一空,仅剩昂贵的大花篮了。这?样丰厚的打赏,证明戏迷们对新人总算是认可了,戏班上下都欢喜着。

掌柜跑来商量:“不然,就返场一段?您再给来个厉害的!一下能镇得住整台那种!”

阿光紧张得直抿着嘴唇,求助地看着他的新搭档。毕竟是台柱子,还是经过?不少事,性子很大度,笑着把他推到妆台前摁下:“看?我做什?么?难得你这?么卖座,快换个头面,再来段端庄点的,免得她们真以为你只会演柳迎春。”

阿光忙不迭谢过?指点,就在掌柜等着报幕这?会的时间里,搜肠刮肚地想戏码。

忽然间,他想起一折保留多时的活计。

那是王雁芙故人的徒弟,如今名噪华北的颜夫人,独创的一出戏,名叫《碧玉簪》。原本的剧本来源于南梆子,经她改腔,才在皮黄戏里演了起来的。

看?在故人的情分上,颜夫人把这?一出倾囊而授给春兴班。只可惜教了没多久,她就应邀去沪上演出,阿光只是刚刚学会的程度。

这?出戏,可是春兴班的杀手锏。就连颜夫人自己都没演过?几次,看?过?的人当真不多。王雁芙和阿光又单独磨过?其中一些段落,在颜夫人的基础上,又有新的心得。

用这出新戏,以他最擅长的做工和跷功,一举拿下座上的戏迷,再合适不过?了。

“掌柜的,麻烦您报幕吧,我返一出《碧玉簪·三盖衣》。”

“哟!颜夫人独家的新戏!您有把握?”

“有!”

阿光将一朵绒花插在鬓边,回头浅浅一笑。

作者有话要说:看到这戏码就知道,阿光的记忆又要恢复一段了~

但这个剧情嘛,看过前文的都懂。

搞事情,搞事情~

本章题目和提要,来自《汾河湾》。

这一出的故事真的很像《武家坡》,区别就在于柳迎春本来是乡野妇女,而王宝钏是富贵出身。做派上王宝钏更泼辣刚直,言辞文雅一些;柳迎春更生活化,比较娇媚和幽默。

ps:这单元一直比原先预定的字数多……

因为一旦用京腔说话,人物就马上贫嘴起来……非得有个前因后果才行,简直令人头秃。

其实文中的对话里,本来还有很多儿化音,我一般都不写出来,只写一点关键的。其余靠大家自行脑补吧。

因为,如果全写了,等单元完结仔细算算,本来就贫嘴,又害大家买了好几分钱的“儿”字,多冤啊……

(你们看,这个风格影响,让作者也跟着贫嘴了起来~最近的作话也越来越长……幸亏作话不要钱,不然你们更冤了……)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