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文学
  1. 千千文学
  2. 耽美小说
  3. 北雄
  4. 第1720章文考
设置

第1720章文考(2 / 2)


“郭兄这说的是李文秀吧?”

几个年轻人脸上都露出了古怪的神色有些想笑却又心有戚戚焉。

李文秀是个河南来的士子二月间来到长安本身籍籍无名可人家颇为自信非常相信当年的说法天下英雄出河南。

自恃才高为人傲慢为了扬名这厮听说长安书院是个好地方于是派人修书一封要与长安书院的教授们论辩。

估计是听说了元贞四年那场大论辩觉得自己也就是晚来了几年不然哪还会有旁人出头露脸的机会?

这次既然来了他便想来个舌战群儒博个大名声出来。

长安书院的人哪会理会这种狂生只作不理。

李文秀自负的很脑瓜清奇的觉得自己占了上风竟然没人敢来与他论战于是便得意洋洋间四处宣扬。

长安书院的教授们涵养深倒也没有动怒其实主要还是元贞四年那场论辩起于长安书院最后对长安书院也造成了非常不好的影响。

那事过后书院当即换了一任祭酒参与其中的几位教授也受到了牵连都被朝廷勒令回乡十年之内不得入仕。

这对于读书人来说是非常重的处罚了可见朝廷之不满。

其实就是长安书院的人有些拿大了没有控制住场面还激起了南北士子的对立情绪事情发生之后也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差一点就搞砸了朝廷的论才大典。

所以今年长安书院就非常谨慎没再那么大张旗鼓的邀请士子到书院中进行学术讨论只是不禁文会文会上的题目也要事先确定范围。

这样一来却是招来了李文秀这样的苍蝇死不了人他恶心人。

李文秀四处宣扬的结果就是惹恼了参加京试的士子们其实就是这厮把自己竖成了一个靶子有准头的都想来射上几箭。

一来可以讨好一些长安书院的教授们二来也能借此扬名。

读书人有心计而且这年头大多数的士子还都是世族出身城府就更要深沉一些于是开始的时候李秀宁的名声是越来越大显然是有人想让这个靶子更显眼一些过后大家射起来会比较痛快。

到了三月间李文秀已经名声在外邀请他参加文会的书函是一封接着一封。

李文秀没有意识到危险还以为自己真的成了士子们的首领得意洋洋的跟人谈文论武享受着从来不曾有过的荣耀。

这个时候估计长安书院给他发来邀请函他也是会拿捏一番的自比文坛宗师他还不太敢可等闲之辈却是不放在眼中的了。

到了三月末四月初的时候时机终于成熟有人在文会上起头和李文秀打起了擂台那是个关西人姓王霸城王氏中人。

就是出了个王世充的那个霸城王氏如今已然式微只是在京兆地区还有那么一点影响力。

王世充的来历不用多说了西域胡人的后代父子两个随王世充那改嫁到霸城王氏的母亲生活要不怎么说是胡人呢你瞧瞧这乱的。

能容这种事情发生可见霸城王氏也不是什么大家族要不是出了个王世充说不定这个家族都不会见诸于后人。

这会霸城王氏就又有人要出头露脸了那人早有准备和李文秀一场论战辩的李文秀面如土色最终仓皇而走。

开了个头落井下石的人接踵而至李文秀不愧出身于河南那心理素质杠杠的又参加了十几场论战全军覆没无一胜绩。

士子们欢乐了起来因为吃了个大瓜枯燥的备考时节看了一场热闹自然欢快无比把李文秀的名字传的是越来越广。

于是李文秀就死了……这人在四月中的时候投了渭水显然精神已经崩溃。

把人给逼死了士子们掉了些鳄鱼的眼泪有人对这事嗤之以鼻有的人则感慨世态炎凉主要是有些人做的太不地道引发了很多士子的反感。

于是反思怪就出现了说起李文秀来就唉声叹气多有惋惜的样子实际上大家吃瓜的时候可没想那么多都是一副生怕李文秀栽倒的花样不够多的心思。

朝廷做的比较厚道把李文秀的尸体收敛好着人送回了他的家乡安葬一切事宜都由官府来操办。

算是稍稍给士子们做了个正面榜样隐晦些的告诉这些年轻人德行是很重要的还在文章之前。

那些曾与李文秀论辩的家伙都纷纷缩起了脑袋……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