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文学
  1. 千千文学
  2. 耽美小说
  3. 北雄
  4. 第1188章激动
设置

第1188章激动(2 / 2)


这一支大军近十万人当年南下的唐军没多少有两万人他们都是精锐中的精锐一直留在南边以备不时之需。

其实就是随时准备讨伐不臣的平叛部队除了大都督李靖和统兵的尉迟恭之外谁也指使不动他们。

其余的一部分为梁国降军一部分为陆续招募的新兵。

另外就是江右水军了那不归尉迟恭统领由梁国降将文士弘宁长真等辖制估计很快就要拆散开来大部分归于漕运长江摆渡所用其中精锐可能会去江都听令。

尉迟恭对其他各部的事情不很上心也不是他头脑简单野心不足什么的而是麾下十万大军就够他操心的了。

这两年他一直在为粮草之事发愁十万人就这么驻扎在江夏也没什么仗打糜耗粮草太多他怕皇帝找他麻烦却又不愿自请削减大军规模弄的很是纠结。

皇帝到底想听什么尉迟恭有点拿不准而且皇帝领兵多年军中那些事情是真是假听两耳朵也就知道了。

就像他的那些部下哪个敢刻意欺瞒于他?

所以尉迟恭也不做他想将这些年听到的见到的都说了说也没什么重点。

李破听的很仔细时不时的问上一句这一谈就是许久。

半个多时辰下来他对江右驻军的情势了解便清晰了很多。

那边的各部守军在灭掉萧铣之后经历了一次膨胀期当初南下灭梁的精锐被张伦带走了不少剩下的一些被尉迟恭紧紧握在了手中除了分出一些到南阳外其余都在江夏。

之后和梁国降军合流两三年下来已经完成了初步的整编像尉迟恭这一部就膨胀到了十余万众。

这在长远看来不会维持太久尉迟恭就总在为大军的粮草犯愁只是在近几年却是有好处的。

有大军在一旁威慑地方上就会安定的快上一些也有助于李靖等人施行诸般举措。

但这也只是平定诸侯之后的权宜之计即便以现在的局面而论在江夏驻有十余万大军也已显得有些多余。

按照尉迟恭的说法南下的唐军思乡之情渐盛他娶那几房小妾其实也并非出于本意还是做给底下人看的就是想鼓励北军士卒在当地结亲生子稍解思乡之念。

另外梁国的降军们也还算安稳并没有人嚷嚷着怀念旧主什么的经过这几年讨伐**蛮寨的战事军心也渐渐凝聚了起来。

实际上最为重要的一点还是唐军的军律已经十分完善从征募新兵到军阵操练以及平日操守等等可谓是面面俱到。

从晋地走出的军官士卒们将这些都刻入到了骨子里面到了江南之后很快便影响到了梁国降军。

尉迟恭就自信满满的跟李破说“至尊以军伍起家当初教给咱们的那些东西好用的很旁的末将不敢跟至尊说只经末将这一番操练下来一旦遇有战事江夏大军绝无怯战之忧不管遇到多强的敌手也能挫而败之。

末将率军征**时试了试将士们可谓是各个争先人人敢战扫平蛮寨数百捉获酋首千余大军伤亡甚微”

说到这里尉迟恭算是打开了话匣子跟李破说起来去年率军入**的战事其中还夹杂着一些当地的风土人情。

说的正热闹的时候皇后李碧到了还给他们带来了宫中自酿的一点黎红酒让尉迟恭受宠若惊之余连连拜谢。

李碧在他们这些旧人眼中那可不单单是一朝国母还是一位英明的领兵将军能够治政一地的官员。

而且这一下皇帝皇后一道为他接风洗尘算是给足了他这个柱国大将军的面子。

当然了这待遇确实也没谁了。

官位再显能够得到如此优待的人也不见几个尉迟恭占的其实还是云内旧人的便宜毕竟这两位结亲的时候尉迟恭给把的门嘛。

李破看了妻子几眼心说我这里跟人说话正渐入佳境你来凑什么热闹没看把人吓的都不敢多说什么了吗?

李碧回他一眼意思是说我若不来哪能显得出柱国大将军归朝之荣?就你这么私下见一见可不成没的让人觉得受了慢待。

夫妻两个眉来眼去凭借着多年的默契不用说话对方的意思就都能明了。

李碧举杯劝饮一杯下来眼瞅着尉迟恭便激动的大胡子都抖了起来效果确实杠杠的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