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文学
  1. 千千文学
  2. 耽美小说
  3. 重生后我宠冠天下
  4. 91、伏法
设置

91、伏法(2 / 2)


影一弯下身躯,重重地叩了三个响头,一如当初第一次认主之时。王爷,您才是贤明的圣主。请原谅影一不能再守护您。

安王捏紧了拳头。

影一站起身,头也不回地迈出大门,消失在无边的黑暗之中。

乌云蔽月,一丝星光也无。眼中似有热泪滚落,安王张了张口,想要叫住他,却哑了声音,一个字都发不出来。

廊下灯火通明,照亮院中的大榆树。那是影一时常隐匿的地方。从今往后,再也不会有一个人无论严寒酷暑都纹丝不动地潜伏在那里,守护自己的性命。

安王独自对着大榆树坐了一宿。

第二天一早,祁总管走进来,涩声道:“王爷,影一成功了。皇上的人已经将他带回了天牢。”

去了天牢,影一会面对什么酷刑,安王了如指掌。

那是他早已算好的一步暗棋,真到了落子之时却锥心刺骨。

用影一换端王,值得吗?

这个问题他如何作答已经不重要了。

皇帝严刑逼供,审了足足三天。影一熬足了刑都没有开口。他不能让皇帝起疑,怀疑他被抓的真正动机。

直到第四天的晚上,影一全身上下几乎没有一片好肉,眼看油尽灯枯,他微不可闻地开了口:“是端王主使……”

说完这一句,影一自断了经脉。临时前,他微微睁开双目,看向景阳宫的方向。那是曾经安王住过的地方。

供词呈上,皇帝勃然大怒。江文翰又趁机递上了另外一份证据——当初端王收买杀手组织的银票和字据。

人证物证俱在,皇帝立刻下旨查抄端王府,将端王打入天牢。

去抄家的不是旁人,正是萧霁。他看着沦为阶下囚的端王,问道:“五王叔,你陷害三王叔的时候,可曾想到自己也有这一天?”

“成王败寇,你别高兴得太早。我死了,太子之位也轮不到你。”端王冷笑。

“我从没想过要当什么太子。”萧霁轻蔑道。

“你不想,但你的父王想。事到如今,我才发现,你父王才是所有事情背后的布局者。睿王和我,都是你夺嫡之路上的绊脚石。就算我不出手,他迟早也会出手杀死睿王。”

端王顿了一顿,露出阴森的笑容,“你不觉得奇怪吗?你父王为何知道是我派人刺杀的太子?抓获杀手的时机为何又掐得如此准?你信,这只是巧合吗?”

“你胡说!休想离间我们父子。”萧霁抓住端王的衣领吼道。

他不是没有怀疑过,他只是选择性地愿意去相信他的父王。

“哈哈哈……”端王狂笑,“二皇兄啊二皇兄,你终究还是斗不过大哥的。我在阴曹地府等着你来陪我。”

笑声戛然而止。端王一头撞死在廊柱上。他是天潢贵胄,死也要死得体面,绝不会去天牢任由那些下人折辱。端王死不瞑目,睁着眼睛露出狰狞的笑容。

一切发生得太过突然,萧霁来不及阻止。他眼睁睁地看着端王死在自己面前,心中的疑团越来越大。端王是要用自己的死来证明什么吗?

萧霁回宫复命。

皇帝听说端王自尽,将满腔的怒火全都发泄在了端王府的人身上。满门抄斩,一个不留。端王的心腹全部连坐,关系稍远的革职查办,永不录用。

一时间,京城人心惶惶,风声鹤唳。

太后与颜贵妃也开始坐不住。尤其是颜贵妃,她与端王走得太近,刺杀太子的计划她瞒着太后全程参与。如今端王落网,她能独善其身吗?

颜贵妃开始收敛锋芒,夹着尾巴做人。然而,该还的总是要还的。

几天后,段皇后设下灵堂,为死去的太子招魂。

宫中最忌讳巫蛊之术。皇帝听闻,非但没有责骂,还亲自前赶去陪她。

“陛下,您一定要为太子做主。臣妾刚刚看见他的魂魄,浑身是血。臣妾真想,真想跟着他去了啊。”段皇后见到皇帝,一下就扑进他的怀里。

皇帝泪目,拥住她安慰道:“皇后切莫再伤心。皇儿地下有知,也定然希望皇后能放开怀抱。朕已经诛了端王满门,为太子报仇。”

“陛下,太子外出乃是绝密,端王如何能够得知?宫里定有人与他里应外合。”

这一点,皇帝私下里也想过无数遍,颜氏绝脱不了干系。只是不知道太后有否参与?皇帝沉吟不决。

段皇后抬起头,用一双透着无限哀思的美目望着他,瓮声道:“臣妾知道,陛下有陛下的顾虑。太后娘娘是太子的亲祖母,太子又是唯一的储君。太后娘娘仁厚,必定不会谋害咱们的皇儿。”

皇帝颔首,深以为然。太后在颜氏就在。至于颜贵妃,里通外敌,害死他唯一的儿子……

皇帝面色铁青,捏紧了双拳。

段皇后见他被说动了几分,抹着眼泪哭道:“颜贵妃仗着太后撑腰,常常对臣妾无礼。臣妾不忍陛下为难,才次次隐忍。没想到她得寸进尺。太子一案,臣妾没有证据指证她,但是臣妾手上却有一份证词证明她曾经收买颜姝,命其在霁儿的膳食中下毒。”

“她想毒死霁儿?什么时候的事?”皇帝眉头深皱。

“大概一年前,颜姝刚进门的时候。”

那个时候安王一脉根本没有崛起的迹象。所以,颜贵妃是为了端王谋划吗?好,很好,自己的妃子倒是为自己的弟弟殚精竭虑呢。

皇帝目光深邃,沉声道:“证词何在?”

安元庆立刻呈上一早备下的证词。皇帝一看,勃然大怒,命林德志火速将颜贵妃传到了凤仪宫。

颜贵妃这些日子提心吊胆,一听皇帝传召她去凤仪宫,吓得腿一软,瘫倒在座椅上。幸而她身边的黄公公机灵,见情势不妙,悄悄差人去了寿康宫报信。

颜贵妃跌跌撞撞地来到凤仪宫,早已没有往日的跋扈。她一进门,就跪倒在地上向皇帝和皇后请安。

段皇后脸上闪过一丝轻蔑怨毒,在皇帝看向她的一霎,又恢复了哀戚的模样。

“你可知罪?”皇帝怒道。

颜贵妃心里发颤,嘴上却道:“臣妾不知,望皇上明示。”

皇帝冷笑一声,将颜姝的供词丢在她面前。

颜贵妃怕极了,觑着地上的白纸不敢伸手。端王明明当场自尽,怎么会留下证词?难道是她的线报有误?还是皇帝诈她?只一瞬,颜贵妃心思千回百转。

“怎么?不敢看?林德志,你来念给贵妃听听,她做的好事!”

皇帝话音刚落,侍立一旁的林德志立刻捡起供词,读了起来。颜姝将颜贵妃如何让她帮助萧陵上位,如何毒害萧霁的事写得一清二楚。

颜贵妃一听,情绪反而安定了几分。皇帝没有追究她参与谋刺太子一案,仅凭颜姝的一份证词指证不了什么。有太后在,她和颜姝之间,太后一定会选择保她。

颜贵妃稳住心神,叩首道:“陛下,臣妾没有做过。望陛下明鉴。”

“你还敢说你没做过?颜姝是你派去安王府的,她为何要害你?”

“臣妾不知,或许是受人指使。”颜贵妃的目光刻意望向皇后的位置。

段皇后冷冷一笑,朱唇微启:“陛下,臣妾听说颜姝拿去毒害霁儿的药名叫安曦丹,是一种从南疆传来的致命毒-药,京城里闻所未闻。贵妃既然不认,臣妾以为为了公平起见,不如把颜姝召进宫来,当面对质。”

她一边说一边用余光观察皇帝的神色。皇帝一听说“安曦丹”三个字果然脸色大变。段皇后掐紧了指尖。

皇帝自然不会召颜姝来对质。万一皇后刨根问底,让她发现了安曦丹与段王妃的死有关,那他与皇后之间就再无一丝可能。

“不必了。证据确凿,容不得你抵赖。”皇帝逼视颜贵妃。

他的目光冷得犹如两道利箭,直刺颜贵妃的心脏。她万万没想到,多年相伴,自己在皇帝心里竟不及皇后轻飘飘的几句话。

“陛下,臣妾是冤枉的,求您信我。”

“信你?贵妃是不是觉得,朕该好好查一查你与端王的关系?”

颜贵妃哑口无言,一下子瘫软在地上。她的背上渗出层层冷汗。皇帝这是怀疑她谋害太子,又顾着颜氏的势力,想要用别的罪名杀了她。她若是不认,皇后定会拼尽一切逼皇帝彻查,到时候整个颜氏都会被株连。

颜贵妃落下两行泪,用哀求的目光望向皇帝。皇帝的眼神狠辣而决绝,仿佛多年的恩宠全都是黄粱一梦。

“来人,赐白绫。”皇帝吐出无情的旨意。

“皇上,求您,求您开恩啊。臣妾错了,您饶臣妾一次吧。”颜贵妃手脚并用爬下皇帝,发髻披散下来,赤金嵌玉的钗环撒落一地。

皇帝的手举在半空中,没有落下。林德志迈出一步,又顿在原地。

“皇上,求您告慰太子的冤魂。”段皇后突然下跪,一头磕在了青砖地上,发出沉闷的响声。

皇帝的心随之一跳,毫不犹疑地扶起她,厉声道:“都愣着做什么?没听见朕的话吗?”

林德志立刻走向门外。安元庆就守在那里,早有准备地献上白绫,对林德志谄媚一笑。林德志也不多话,双手接过。安元庆身后走出两个小太监,跟在林德志身后进了门。

两人不由分说,一左一右架起颜贵妃,将白绫绕在她的脖子上。

“皇上饶命,皇上饶命。”颜贵妃拼命哀求挣扎。

皇帝闭上眼,一挥手。白绫死死拉紧……

“太后娘娘到。”门外传来一声高亢的嗓音。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