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文学
  1. 千千文学
  2. 耽美小说
  3. 百媚千娇
  4. 97、团聚6
设置

97、团聚6(2 / 2)


罗介亭摸摸鼻子道:“没说不该交,而是要减少租金。”

“那么多少的程度谁来定?依照什么做标准?”不等罗介亭回答,白丽梅又接着说:“你说的还不对,穷人家卖儿鬻女,好好的怎么到了卖儿鬻女的困难处境?”

“天灾兵祸,青黄不接,不能全家饿死啊。”

“这更不对了。天灾,那个我姨娘就是因为天灾被卖到戏班子的。可天灾不是地主造成的,也不是地主愿意的啊。再说天灾的时候,地主也逃不掉,他也会有损失。介亭,那个地租是交粮食收入的几成,是租赁的时候约定好的,而不是不管旱涝都交固定的地租,对不对?”

这个罗介亭知道,他只能点头同意。但他强辩道:“有时候是灾荒,比如前几年河南的水灾、蝗灾、旱灾,地主还要按照原来的约定要地租,就显然是不合适了。”

“那个合适不合适的,地主也会跟佃农协商。太苛刻了,佃农就会不租他的田耕种。你说对不对?”

罗介亭点下头。

不等罗介亭开口说话,白丽梅连珠炮地接着说下去:“还有你刚才说的那个青黄不接,那挨不着天灾的边。那是年年都有的事儿。比如家里有五亩地,只能养活两个大人三个孩子,偏有祖孙三代四个大人五六个孩子,自然会在青黄不接的时候吃不上饭了。介亭,这样的青黄不接要怪谁?我记得文澜曾给我讲过王安石的《青苗法》。不对,我怎么感觉你是故意在搅浑水,是要把日子没过好推到地主、推到土豪身上呢。是不是啊?”

罗介亭对妻子的长篇大论咧咧嘴角,不说赞成也不发表反对意见。。

白丽梅就明白了他的意思。她深吸一口气说:“介亭,这几年我跟着文澜她们学了不少的历史。从甲午战争开始,应该说再远一点儿,从第一次鸦片战争开始,那时候大清政府就开始走下坡路,和其它朝代到了晚期要灭亡的时候一样,皇家卖官鬻爵,官员贪污受贿,从上到下的糜烂,导致一年不如一年。你看那战败了要赔款,政府自然要对百姓增收赋税。十有八九的,最后要落到土地上。是吧?”

“是。”

“那么土地的拥有者自然负担加重,自耕农承受不了赋税就要卖田,或沦为佃户或流亡、乞讨为生。百姓过得艰难,根源在政府身上,与土地的谁所有无关啊。”

“怎么会无关呢。大地主拥有‘店大欺客’的特权。他们会提高地租,保证自己的利益不受损害。”

“这说法不完全对。若是佃农不能从耕种获得温饱,你说他们还会继续租赁这个地主的土地耕种吗?土地越多,拥有者与佃农的依赖越重。你看父亲和我爹对佃农都不是苛刻的地主啊。嗯,我是说地租是照收不误,但是谁家若有过不去的坎了,我跟在我娘身边看她理事,她都是求到跟前就伸手相助。至于那些人家要把孩子送进来抵债什么的,她一般是不要的。非得是极其聪明和伶俐的好孩子,才有可能进府。我跟你说,我娘家的那些佃户,都以把孩子送进白府当差为荣幸,孩子可以吃饱穿暖,干得好了,大人也有机会进白府当差……”

“若是自己家能够吃饱穿暖的,谁会把小小的孩子送去别人家里干活。就比如咱家的成儿,你舍得他给别人家的少爷做玩伴吗?”

白丽梅皱皱眉头说:“我自然舍不得。可是我在怀成儿的时候,每天拼命地绣花赚钱,我不比在外挣钱养家的普通男人少赚多少。”

罗介亭握住妻子的手说:“丽梅,辛苦你了。”

“我不是那个意思。我是说,唉!介亭,我突然有这么个想法,你看我说的是不是有道理啊。那个你说穷人家因为天灾、因为青黄不接养不起孩子的事儿,我觉得养不起就别生啊。”

“啊!”罗介亭吃惊了。“养不起别生是什么话?”

“我昔日跟在母亲身边,常听佃户说家里五六个、七八个孩子,甚至有更多孩子的。他们会在青黄不接的时候找母亲借粮,哀求母亲收留他们家的几个孩子。可是家里用多少人是有规矩的,母亲也不能滥开口子收人。我记得母亲身边的老妈妈就说过,越穷越生,越生越穷,养不起生那么多干什么。”

……

罗介亭目瞪口呆。这是他从来没接触过的方面。他忍不住伸手摸摸妻子的头发,打趣地问:“你这些年都学了些什么啊?”

“学了要靠自己努力。不能把日子过不好归到别人身上。我姨娘教导我要笑,要好好地对母亲笑。你看我那些姐妹,都被嫁去了什么样的人家。我要是跟她们一样,见了母亲跟避猫鼠似的,你说母亲会带我去庙里,会认识你吗?”

罗介亭给了白丽梅一个适宜的肯定的回答:“不会。可这跟打土豪分田地有关吗?”

“有啊。少生几个孩子,说不定一年剩下来的口粮,可以够买一分地或者更多。靠自己的努力买田买地,比提溜脑袋打仗更安全的。是不?那个因为地主有田地,就要蛊惑、纠结一些佃农拿枪去抢、再分给没田的,那是强盗,比巧取豪夺没差什么呢。”

罗介亭顿时觉得妻子这想法不能说到共党的工作队跟前。夫妻俩就此展开激烈的辩论。并且从此日起,拉开了日日争辩的序幕。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