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文学
  1. 千千文学
  2. 耽美小说
  3. 百媚千娇
  4. 30、为难2
设置

30、为难2(2 / 2)


洋大夫摇摇头说:“诊费就算免了。你派人去护理孩子,只付药费就可以了。”

孙太太和院长顿时觉得洋大夫那怪腔怪调的中国话,简直是涤清尘埃的佛音一般,俩人不约而同地一起双手合什,一起出口的“阿弥陀佛”换来了佛兰先生在胸口虔诚地画十字。

“两位女士不用感谢我,你们救助孤儿的善举,我只能用这种方法助你们一臂之力。事不宜迟,我们现在带孩子回医院吧。”

“好。”孙太太跟着洋大夫进去病室。她不嫌弃孩子呕吐后的味道,片刻后,俩人各抱了一个孩子,登车离开孤儿院。

*

程家。

大姨太太成竹在胸地抛出第二条提议:“这第二个嘛,就是裁减各院里的人手了。少一个人,咱们就能少付一份工钱。当初我带着大少爷和大小姐的时候,很多年也只有一个粗使婆子跟着。所以,我看咱们每个人的院子里,也可以只留一个粗使的婆子。洗洗涮涮弹弹灰足够了,再说厨房咱们还有人做饭的。”

二姨太太好像瞬间领悟了大姨太太的提议,立即附和道:“我看可以,每人院子里就留一个粗使婆子好了。但通房丫头还是要留下来,别让孩子们伤心。”

大姨太太跟着点头,与二姨太太对视一眼,俩人露出会心的微笑。留了通房丫头,她们生的孩子就归她们自己照料了。既不会让孩子们伤心,也不会让孩子们跟自己离心,还可以让通房丫头帮自己做点儿细活。

一点儿也没受影响。甚好!

但她俩交换眼神的笑容落在四姨太太的眼里,就是明目张胆借着老三的提议趁火打劫了。也难怪她们俩恼恨。这几年,从老四进门,她们快成了程家的摆设了。俩人都忍够了争风吃醋的老四,忍够了她有事没事就拿孩子做借口,撒娇卖痴地找老爷过去。

尤其是大姨太太,一年等到头,好容易有几次老爷过去自己的院子了,却被她用什么孩子吐奶喊走了。嘁!孩子吐奶,老爷去了顶什么用。

“四妹,你不是一直都想跟我和你二姐一样吗?如今给你机会了。”大姨太太还是一贯文雅,一派才女的云淡风轻。

四姨太太激动得双颊绯红,她带着哭音反驳道:“大姐,你院子里的三少爷和二小姐都大了,不用人伺候吃喝拉撒。可是我院子里的孩子,最大的没过4周岁,最小的不到百天,就一个粗使婆子,怎么能照顾得过来?”

四姨太太的神情仿佛是才认识她的亲亲大姐和二姐似的。她眼泪含眼圈,欲坠未坠地看着两人,整个人看起来软弱无力,唇舌却含刀带剑无情地刺向大姨太太。

“大姐,虽然你比我娘年纪大,但我进门五年没见过太太,老爷让我管你叫你大姐,我想着你年长,所以这几年一言一行都以你为模范,二姐也是这样。现在你俩整什么每个院子里只留一个粗使婆子,六少爷和五小姐还在吃奶,你这是想要逼死我呢,还是想饿死老爷的六少爷和五小姐啊?”

大姨太太脸上顿时五彩纷呈,没了才女的风轻云淡,什么叫比她娘年纪大?有吗有吗有吗?我还没到四十岁呢。大姨太太想咆哮。

二姨太太伸手拉住勃然变色的大姨太太,干笑着说:“四妹,我和大姐忘记你院子里还有吃奶孩子了。”

大姨太太呼呼地喘了几口气,才在“程太太”看穿自己的揶揄笑容里,慢慢恢复了平时的气度,从容地说话了。“老四,大姐是忘了你院子有俩吃奶孩子。但你要理解我,我当初是自己给孩子喂奶的。你说你这孩子养的,连口奶都不舍得给孩子喂。啧啧!”

程太太时刻没忘今天的目的。她看够了热闹,就笑着在四姨太太要再开口辩驳前,张嘴打圆场道:“四妹,你不要急。你院子里的奶娘给你留着,留到孩子忌奶。除此之外,每个人的院子里只留一个人了。这样行了吧?”

四姨太想想又说:“一台车也不留吗?那咱们以后出门怎么办?孩子生病了怎么办?”

“孩子要去医院临时叫车啊。”大太太抢在“程太太”前面说话。

她这么答话也不奇怪。她唯一的女儿嫁了大少爷的同学,现在日本读书;她院子里通房丫头生的那俩孩子也大了,很少生病了;出门?她出去做什么!程家现在是老三当家,自己出门还不够那些姨太太嘲笑的呢。

作者有话要说:大姨太太的女儿在日本,与当时的两国状态有关。这时的民国政府没与日本断交,是一边打一边谈。直到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国际形势发生改变,才正式向日本宣战。

刘继兴(史学家)通过分析史料后认为不宣战的理由有:

一是恐援华军需物资的海运线被切断。

二是担心德国军械装备来华受阻。

三是无力解决双方的侨民问题。如断交与宣战,中国在日本的侨民将被驱逐或拘捕。但日本在华侨民则可迁入英法等国租界继续发挥侵华第五纵队的作用,而中国政府却无法驱逐和干预。

(网上搜索资料)

那时的留学青年在9.18之后还会娶日本女人的。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