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文学
  1. 千千文学
  2. 耽美小说
  3. 凤栖梧
  4. 70、第 70 章
设置

70、第 70 章(1 / 2)


雍州,紫金关,洪关,三方齐动,周广陵无处可避,只得退守潼山。

大军粮草供给不足,不过数日间,军中便发生几次不大的哗变。

“将军,再这样下去,大军迟早生乱。”

周广陵一夜间苍老了不少,他问副将:“往贺州发的求援信可有回音?”

“还没有。”

“再等等。”

副将道:“将军,江元帅战死,这仗只怕不会再打了。”

周广陵心思多,副将这么一说,他随即想明白了南楚围而不攻的目的。

洪关许宁和薛绩都是猛将,石振两次攻洪关,都没落着好,三万大军折损大半,石振更是被马踩断了一条腿。

若许宁继续进攻,他眼下可不会如此消停。

虽然不愿承认,但周广陵心里却十分清楚,南楚忌惮的不是自己,而是霍青寒。

此时周家军缺粮,将士们一日一餐,早已心生不满,思归心切,斗志全无。南楚军可以轻而易举的将自己剿灭,但却绝不能轻易攻下贺州和雁北。

南楚内斗已久。北秦虽也不太平,但至少北秦强盛,若仅支撑霍青寒一路大军还是绰绰有余。而只要霍青寒占着雁北,就一定会对南楚构成威胁。西北,凉州方面大军就不敢轻出。

灵州若想支持九皇子夺位,就势必要与京城荣家对抗。荣家把持京畿十万大军,若九皇子手中无可随时调动的兵力,回到京城,只有死路一条。

除非他甘愿蛰伏江北。

但这绝不可能。九皇子与荣家的仇恨,他们虽在北秦,却也早已知晓。毕竟林晏将军曾威震雁北,北秦军方对他固然恨,却也十分敬佩。无论如何,九皇子都是要回到京城的。那么在回京城之前,只有荡平江北,他才能无后顾之忧。

也就是说,此时的周家军是南楚军的筹码。

他手上残余的六万大军,于北秦而言,正如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而且,若北秦任由南楚将他们剿灭,于将门世家而言,无疑是寒心之举。

所以,即便再不情愿,北秦方面也会派人和谈,换周广陵大军回去。

这也正是南楚的目的,用霍青寒占据的贺州和雁北,换周广陵六万大军。

这买卖怎么看怎么不划算,但北秦却无计可施。

林云城急得跳脚:“三哥,皇上这是什么意思?雁北是咱们用血打下来的,凭什么要去换周广陵那厮!我不服!你等着,我这就给我爹写信,叫他劝劝皇上。”

“皇上圣旨已下,绝无更改的可能。”

相比之下,霍青寒倒是淡定许多。

“我说三哥,都这个时候了,你还能看的进去书……”林云城顿住,他看了眼一脸淡然的霍青寒,问道:“三哥早就知道会有今天了?”

霍青寒蹙蹙眉:“也不算早,江元帅失败是在预料之中,我只是没想到周广陵会连一个洪关都攻不下。或者说,我没想到灵州主将居然如此胆大,敢将灵州主力军调至洪关。这是笃定了我不会出兵了。”

林云城挠挠头:“若三哥趁灵州空虚时出兵……”

霍青寒瞥他一眼:“江元帅败的太快,就算我想出兵灵州,也得受走马驿的牵制。不过事情既已成定局,又何必斤斤计较,速速与南楚和谈,早日回到盛京才是明智之举。若是再耽搁下去,周家军怕是要人吃人了。”

“让他们互相吃好了,反正留着也无用,尽会拖后腿。”林云城怒道。

“云城,此话莫再说第二遍。皇上旨意已下,我们只能谨遵圣意。”

霍青寒突然的严肃让林云城闭了嘴,虽然还有些委屈,但他大概也明白三哥的意思。

皇上要换周广陵回去,也未必就完全是皇上的意思,周广陵是三皇子的人,这背后自然也有三皇子周旋。

江元修已死,太子最大的助力没有了,加之太子才能平庸,虽得太后喜爱,然而皇上对他却有诸多不满。太后毕竟年事已高,其他皇子也已长成,夺嫡之争愈演愈烈。到最后谁能入主东宫还是未知。

这种时候,他们只能谨言慎行,不掺和皇子夺嫡,却也不能留下把柄。

“三哥,我还是觉得不甘心。”

“这世上叫人不甘的事情多了,你还年轻,日后有的是机会,何必急于一时。早日解决了盛京内斗才是正事。”

“可等我们解决了内斗,南楚朝廷定也稳定下来,到时南楚上下勠力同心,我们北秦更无机会踏足南楚了。”

霍青寒放下书,摇头轻笑:“时也,命也。”

“三哥认命了?”

“不,不认。但在命运面前,也要量力而行。好了,下去准备吧,纵然是和谈,也要拿出我北秦大国之风。此战我们没有输,南楚也没有赢。”

————

南楚承德元年,九月二十七。

霍青寒率亲军百人入灵州。

林玉瑾神情肃穆,双手负在身后,站在谈判桌前。他一左一右站着林玉致和傅辞。

霍青寒在谈判桌另一端站定,朝林玉瑾行了礼,以示礼节。林玉瑾回了礼,抬手示意霍青寒落座。

“霍将军果然英姿飒飒,今日能与霍将军畅谈,实乃本殿下之幸。”

“殿下过奖了。殿下小小年纪便沉稳大气,机敏睿智,更叫本将佩服。”

霍青寒将目光落在林玉瑾身后那两人身上,根据所得情报猜测,此二人之一便是威武大将军林玉致,另一位正是那守洪关花样百出的傅辞。

同样是年轻气盛,这二人比起北秦这一辈的年轻将领来,当真是出类拔萃。且不说,这小殿下更是谈吐不凡。

进入灵州以来,所见军容肃穆,军姿昂扬。南楚若有这些人,恢复昔日鼎盛绝非难事。

你来我往寒暄几句,便直入正题。虽说霍青寒已知南楚打算,但谈判总要有来有往,没有一锤子买卖。

事实上,北秦因周广陵之事已落于下风。但同样,南楚也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可以跟北秦耗下去。

南楚想要拿回贺州和雁北,北秦可以归还,但怎么归还还需进一步商榷。

北秦方面的意思是,南楚需割让雁北往东的棋城,汾城,霄关,并赔偿北秦白银五十万两,以及放回周广陵将军及部下所率六万大军。

南楚自然不依。你们拿城池换人,人城两讫,岂能再割地赔款。

北秦却不肯退让,虽说周广陵被围,矢尽援绝,形势窘迫。但霍家军依旧强悍,届时打通月牙岭,送粮入潼山,未尝不可。南楚若想继续耗着,他们必定奉陪到底。

说到底,眼下形势于南楚而言只是局部优势,北秦纵然陷入皇子夺嫡之争,但却国力强盛。南楚却是千疮百孔,大厦将倾。和谈是大势所趋,只能见好就收。

霍青寒自然也不愿鱼死网破,回去面对盛京那帮纷杂势力,但谈判的姿态却要做足。

一番讨价还价下来,双方各退一步,最终决定割让雁北以东的棋城,汾城,以苍云山脉东段的落霞岭为界,并赔偿白银三十万两,以及放周广陵回北秦。

周家军出潼山的时候,个个瘦的骨瘦如柴,精神萎顿。霍青寒率军等在潼山关口,他一身甲胄,英姿勃发,胯/下骏马昂首嘶鸣,神采奕奕。

“都给本将打起精神来,我北秦迎猛虎归山,不要丧家之犬!”霍青寒一声呼喝,声如洪钟,响彻山谷。

身后的霍家骑兵跟着呼喝道:“北秦军威,谁与争锋!”

副将扶着周广陵过来时,便见漫山遍野的霍家铁骑,摇旗呐喊,无形中使得军威大振。互相搀扶的周家军见此情此景,无一不备受感染,胸腔之中喷薄而出一种难以言喻的激动和热烈。

这才是军人该有的气概!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