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文学
  1. 千千文学
  2. 耽美小说
  3. 以农为本(农)
  4. 42、第 42 章
设置

42、第 42 章(1 / 2)


温宁村里这些村民尽是逃荒到此的,宗族亲人要么是失散了,要么都死绝了。

过年期间,也就没有地方去走亲戚,男人初一宗祠祭祖、女人初二回娘家,也都是没有的。

于是过年之间的人情来往,便只有和村中交好的人家互相串一串门,大多时候也都不送礼,实在有那交情好的人家间——比如姜家和夏家,上门时才会带上节礼。

周翠娘带着姜秾姐弟两去沈家串门时,沈甜拉着姜秾到她的小卧室聊天,说着说着感叹道:

“以前过年家里来亲戚,都是以两桌客人起算的,要是人约得很齐,四五桌也不稀奇,家里不止客厅、连卧室和书房也都坐得满当当的,那是真热闹啊!当初总想着哪次过年能清清静静的,那些认识不认识的七大姑八大姨、堂表兄弟姐妹都不来,那就好了!毕竟都是人情淡漠的二十一世纪现代社会了。”

“二十二世纪人情应该是更淡漠的,我也没有过你这样的经历。”

事实上,姜秾内心所有欲.望与感情,几乎都给了农业和农学,于人情方面很是淡薄。

自从父母意外过世后,与原本就往来疏离的亲戚,自然而然地就淡了来往。

她还真是没有过沈甜那样的经历和体验。

“可如今果真清清静静的了,又觉得还是热闹点好,至少这还说明家里是有亲人的,哪怕七大姑八大姨闲事管得多,堂表兄弟姐妹在一起,大些的之间就互相攀比,年龄小的熊孩子又闹腾。这代理就是‘每逢佳节倍思亲’吧……唉!不说了!”

姜秾看着神色沮丧得几乎要哭出来,却又拍脸强行笑着打起精神的沈甜,难得的知道这个时候最好什么也别说。

“嗯。”并且技巧拙劣地转移了话题,“我想吃豌豆黄,你做的很好吃。”

沈甜‘扑哧’一声笑出来,“好的,秾姐,我这就去给你拿豌豆黄过来!”

生硬地转移话题的大佬,也太可爱了叭!

……

温宁村的这个年节,过得不是极尽热闹,却也泛起淡淡温馨。

毕竟虽然去年春夏时小旱一场,麦子收成不全如人意,可这一年也勉强过来了。

虽然有些人家家中的粮桶快要见底了,可这不是翻过年坎儿了嘛!

春风复苏,草木萌芽,出了正月的二月里头,许多野菜也就长出来了,到时采些嫩野菜,和粗面粉一起做成野菜馒头、野菜饼对付着,等到夏收后就有新麦子收上来,到时就能吃顿饱饭了。

元宵一过,年也就过完了。

为了夏收时麦子能有个好收成,也为了能多吃上几顿饱饭,农人们开始把更多精力和心思放在麦田里,放在麦田里的麦苗上。

元宵过去、年也过完了,村里外出服役的男人们还是没回来,不过正月里头田间没太多事,没能尽早回来也不打紧。

就是在麦田里转一转看一看,再把菜地整一整,趁着全身心扑到麦子上去之前,把菜种给下去,像是莱菔(萝卜)、白菜和芥菜,以及葱姜蒜之类的。

不过这全看各人勤快与否,有的人家每样都会种些,有的不讲究饭食好吃不好吃的,就种个一样两样、或者一样都不种。

出了正月,进入二月的时候,才算是真的开始忙起来了!

姜水水涨,春日回暖,万物复苏,草木生长。

蛰伏一个冬天的麦苗,开始抽苗生长。可麦苗生长的同时,杂草也一样在疯长。

这首先要忙的事情,就是把麦田里的杂草拔了。

去年姜家和其他几家跟着沤制了绿肥,播种时给施了底肥的还好,那些本就没有给麦子施底肥,开春后又没有肥料追肥的人家,更是格外注重麦田除草。

毕竟,供给麦苗生长的肥力都吃力,哪还能让杂草来抢肥力?!

不过周翠娘是个勤快人,在种庄稼这件事上,那是非常重视的!

周翠娘:“好不容易沤了绿肥,给施上底肥了,可不能让那些杂草抢了肥!要是放着杂草不管,让它们和麦子使劲抢土里的肥力,说不得会长得比麦子还好、还高咯!”

麦田除草剂,一般分苗后防除禾本科杂草除草剂,苗后防除阔叶杂草除草剂,以及兼容性广谱性除草剂。

在姜秾还没有将农业(种植业)推进到工业化生产之前,大概是在高三暑假的时候有研究过,但没有深入研究,没有到申请配方专利的程度。

且除草剂里的成分,很多都是化学成分,以现在的科技和物质水平,很难批量制作出来。

何况时间上也来不及了,还是只能靠人手工去拔草。

……

小豆丁过完年就算是长大一岁了,腿脚上也比去年春天要利索很多,已经能跟着大人一起出门,然后在田间地头自己玩耍,不用再专门有人——姜秾来看着他。

加上姜秾也愿意下田去帮忙拔草,周翠娘也就准许了。

周翠娘心里是非常疼爱孩子的,这又不是实在忙不过来,没必要让女儿也下田去帮忙。

但她又想到女儿这几乎就是十岁了,让这年龄的孩子下田帮忙做活是很寻常的。那如果一直不让她下田帮忙,会不会养成她贪图安逸的懒惰习性?这可不行!

家里两扇卧房门一关,大门挂上一把铁锁,再掩上院门,一家四口就往麦田去了。

虽然施了底肥,可麦苗却没疯长、没有虚长株高,只是麦叶和麦秆看上去,要比其他家的更肥厚、更壮实。

看来村里种的这小麦品种,在株高方面的表现,还不算差。

姜家一家四口,除了在田边地头上,乖巧安静地扯草、抠土以及捉虫子玩耍的小豆丁之外,其他三个都蹲在麦田里拔草。

要怎么说呢?姜秾这个农学大佬,是真的从骨子里从血液里喜爱种田的,不仅理论研究精通,操作实践也一点不逊色。所以,拔草这活她会呀!

错把麦苗当杂草拔掉?不可能的。

与麦苗长得很像的禾本科杂草幼苗,像是野燕麦、雀燕麦、雀麦和长芒稗等,她都能一眼就认出来,在不波及周边麦苗的情况下,出手稳准狠一次就连根拔起!

因为她身体年龄小,在麦苗间蹲很久也不会累,于是她慢慢就沉浸在了拔草动作里……

一心只拔麦中草,两耳不闻身边事。

“……浓娃儿!你拔得那么快,别是把麦苗也拔了吧?”

“???”姜秾抬头看向周翠娘,愣了一瞬才反应过来,“哦,我没有,你不能因为我拔得比你还快,就污蔑我。”

“哟呵!你长能耐了啊?!来来来,让我来看看你拔的草!”

周翠娘站起身,走了几步到姜秾正在拔草的这一溜麦子后面,捡起一把扔在后面的杂草,拨弄着查看起来……

“好吧,算你没有错拔麦苗。”周翠娘又弯腰看看姜秾身后已经拔过草的这溜麦苗。

杂草被拔的干干净净一根不剩,麦苗也都没被伤到,拔得也还蛮快的——确实比她快。“嗯,算你做得不错吧!”

既然不像是还要训她的样子,那就继续拔草吧。

把长在麦苗中间的杂草,一根一根地拔.出来,在手里积攒成一把,再整齐地放在身后……

等回头看时,心里会觉得满足。

感觉她还能一口气再拔两溜,又再拔两溜……直到把腿蹲麻为止,不,腿麻了可以站起来活动活动,歇会儿又继续。

周翠娘见女儿理都不多理她,只一心拔草的样子,心里是自豪的。

“只简单教了两句,就能认出来全部杂草,拔的也又快又准,我女儿真是聪明!”

“给麦田除草,那认得麦苗就够了,反正只要不是麦苗,就全都拔掉就是了。有哪里很难吗?”

姜秾抬头搭了句话后,就又埋头回去拔草了。

这话说的……是被夸奖后觉得害羞了吗?所以才说的一副没什么了不起的样子。

周翠娘抿笑着点头:“嗯,你说的也有道理。”

然后又感叹起来,“可惜了,家里没喂猪。不然把拔的这些鲜嫩的杂草苗,仔细剁碎……不、用你做的手摇式切割机切得碎碎的了,煮成猪食了喂给猪吃,猪会很爱吃的。

我们以前就是这样,一开春了就在麦田里来打猪草,既给麦田除了草,又喂给猪吃了长猪肉,划算得很!

以前啊,甚至有些人家麦田里草长得多了,都不用亲自去拔,我们这些到处打猪草的小女娃子,自然就会去人家田里把草给拔得干干净净,只是要注意别伤了人家的麦苗……”

姜秾听了会儿,又从眼前的杂草上移开目光,抬头说:“以后家里也养一头猪就是了,过年时就能杀猪吃猪肉了。”

“你想得倒是美唷!这事哪儿那么容易,说养猪就养猪。光靠这些田里的嫩杂草,和地头沟渠里长的野猪草,是喂不肥一头猪的,鸡鸭都喂不肥!还得掺着喂些麦麸子和豆渣,一起煮成猪食喂才行。

眼下的麦麸子和豆渣,都是人吃的东西,且给人吃都紧俏,哪里还有拿去喂给猪的份儿唷!”

“等麦子能年年高产丰收了,就能喂一头猪了吧。”姜秾似是自说自话道。

让粮食高产丰收,从亲人及周边人开始,让天下人吃饱穿暖,这是她作为农学博士的尊严。

嗯,再加一个罢,也是她作为神农直系血脉后人的责任。

“等到麦子真能高产丰收的时候,那就到那时再说吧。”

周翠娘想到了家里的十亩下等田,且这麦子虽施了底肥,看着也是有作用的,但真正能让麦子的收成多上多少,也要等到麦子灌浆完了,那时才看得出来。

“不过看你实在想吃肉,那到时如果候收成不错,倒也可以让你阿爹在后院里编几个鸡笼子,养上两三只下蛋母鸡,这样不仅过年时有鸡肉吃,平常也还能吃上鸡蛋。”

“您说怎样就怎样。”姜秾不再多说,埋头拔草去了。

周翠娘:“为了能我们浓娃儿到时能鸡肉和鸡蛋吃,得加劲拔草啊!”

“嗯嗯。”姜双五手上拔草不停,听了点头附和道。

……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