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文学
  1. 千千文学
  2. 耽美小说
  3. 网文大神组CP跳反
  4. 88、成功案例
设置

88、成功案例(2 / 2)


他曾经怎么想也想不通,都是投资,为什么不从一开始就选一个清清白白的IP,走一条更顺风顺水、没有后患的路?

这似乎不合逻辑。

现在他明白了。他们确实是文人。从他们的角度看到的那些失败的前车之鉴,在资方眼里恰恰都是具有参考价值的先锋。

“去年《豆蔻晴天》就是有史以来最成功的案例,”向晨继续道,“不到9天票房突破10亿,总票房15亿,上映期间因为原著抄袭一连几天稳坐各大平台热搜榜。”他说到这里,轻轻笑了笑,“最后一样被封为国产校园片良心。”

天少默然不语,看起来好像开车开得很专注。

“只要这样的榜样还存在,这样的投资能挣钱,就永远会有下一个。”向晨说。

即使今天不是他,不是他们,世界那么大,市场那么广,永远不乏识时务的俊杰。

身陷抄袭风波的作品,争议是肯定有争议的,被骂是肯定会被骂的,但被骂的只是原作者、导演、演员,乃至持支持态度的吃瓜群众,这些人在前方顶住了所有最猛烈的攻击,这些事情和资方没有关系,获益最大的资方是谁,没人知道也没人在乎。

作者写抄袭作有利可图,观众看抄袭作乐得消遣,导演拍抄袭作、演员演抄袭作,无不都是为自己的事业添砖加瓦,一切看起来不对劲的事情,一旦以个人的视角去看,便一瞬间变得天经地义。让抄袭者不写是不可能的,让吃瓜群众不看是不可能的,让没有话语权的导演不拍、任何一个机会都不能轻易放过的演员不接戏,也是不可能的。当所有不可能串联在一起,结果就是让资方放弃这样高收益高回报的项目,也是不可能的。

事情本来就是这么简单。成年人的世界没有对错可言,因为那样的世界,本就不存在。

他却用了那么多年才懂得这个道理,才切身地,近在眼前地,赤/裸裸地看到了这个道理。

天少正要说点什么,向晨的手机铃声响了。

是蒲蕊。

蒲蕊从不跟向晨打私人电话,不论早晚,能让她动用到电话来找向晨的,一定是公事。

向晨接通,“蒲总编?”

“责编联系上一对象了。”蒲蕊说。

“哦?”向晨说,“她现在怎么样?”

“一对象晚上发微博直接回应彩糖了,”蒲蕊说,“你还没看吧?”

向晨一愣,“没。”

“那你先去看看吧。我等会就把一对象的聊天记录发你。”

蒲蕊交代完关键的信息点就挂了,向晨手指一划,打开微博。

“咋了?”天少问道。

正好车子停在了红绿灯前,向晨没说话,把手机屏幕递到两人中间,和天少一起浏览一对象的最新置顶微博。

之前在可道文学站内论坛发的那个举报彩糖抄袭的帖子,发帖者的ID虽是固定的,却没人知道究竟是谁,似乎只是一个普通读者。彩糖在微博发出了起诉警告后,人们纷纷猜测那个始作俑者会如何应对,谁都知道民事诉讼费用高昂,彩糖肯定不缺这个钱,而且在抄袭罪名不成立的前提下,发帖者这个诽谤罪名基本是板上钉钉,一告一个准,最务实的做法当然是认怂道歉。

如若两个被抄袭的作者不掺和此事,发帖诽谤者又公开道歉,那么彩糖这事至此也就该算是结束了,至少明面上她是占了理的——这不是什么抄袭事件,这是一出诽谤事件。最多让群众再议论上一段日子,然后让岁月抚平一应波折,各回各家各找各妈。

但财大气粗的彩糖大概无论如何也想不到,其中一个作者——本站的同事,一对象同学,二话不说,上来就是干。

一对象也发了条长微博,直戳戳地艾特彩糖,说她就是在论坛发帖放调色盘的楼主,首先抄袭之事她要维权到底,其次,发帖之事她坚决不道歉,随时接受彩糖的起诉,这场官司要打多久,怎么打,她都奉陪到底。

彩糖以为这将是结局,不料一个转角就是高/潮。

彩糖的粉丝当然将一对象骂得更凶,一对象的书评区和微博全面沦陷,但彩糖同时也被一众痛恨抄袭的反对者喷了个狗血淋头,双方狼狈得旗鼓相当。和一对象截然不同的是那个外站作者,说不吱声就是不吱声,任他们在外头撕得天昏地暗,她也岿然不动,隐居度日。

一对象跟责编的关系似乎还不错,两人在QQ上聊了很多,聊完后,责编诚惶诚恐地把聊天记录转给蒲蕊,蒲蕊又原封不动地把它发给向晨。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